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甯親的意思、甯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甯親的解釋

(1).使父母安甯。 漢 揚雄 《法言·孝至序》:“孝莫大於寧親,寧親莫大於寧神。” 南朝 宋 顔延之 《宋文帝元後哀策文》:“欽若皇姑,允迪前徽。孝達寧親,敬行宗祀。” 宋 陸遊 《謝赦表》:“一日三朝,雖極寧親之大養;四方萬裡,尚憂庶獄之無辜。”

(2).省親。 唐 李白 《送王孝廉觐省》詩:“寧親候海色,欲動孝廉船。” 宋 張孝祥 《多麗》詞:“去國雖遙,寧親漸近,數峰青處是吾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甯親"是漢語古典詞彙,包含兩個核心含義:

一、使父母安甯 《漢語大詞典》釋為"使父母安甯",源自《孝經》"孝莫大于嚴父,嚴父莫大于配天,則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後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職來祭。夫聖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親生之膝下,以養父母日嚴"。該用法常見于古代禮制文獻,如唐代王維《送嚴秀才還蜀》詩"甯親為令子,似舅即賢甥"(來源:《漢語大詞典》)。

二、歸省父母 《古代漢語詞典》載其引申義為"回家省親",此用法始見于南北朝時期。宋代《太平禦覽》卷六八八引《會稽典錄》載:"弘農董谒家貧,編荊為室,削木為葉。至孝,母終,負土成墳,種松柏成行,鸾鳥栖其上,白兔遊其下,後漢永初中,太守第五倫嘉其行,舉孝廉,谒以親老,甯親不之官"(來源:《古代漢語詞典》)。

該詞在古籍中常與"孝道"相關聯,《辭源》指出其使用多見于以下三種語境:

  1. 祭祀儀式中表達對先人的追思
  2. 遊子歸鄉侍親的文學表述
  3. 科舉時代官員丁憂制度的相關記載(來源:《辭源》)。

現代漢語中,該詞主要作為曆史詞保留在古典文獻研究和家訓文化領域,《王力古漢語字典》特别标注其讀音當讀作"nìng qīn",與表"甯可"義的"甯(nìng)"形成區别(來源:《王力古漢語字典》)。

網絡擴展解釋

“甯親”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1.使父母安甯

這是其核心含義,強調子女對父母的孝道。出自漢代揚雄《法言·孝至序》:“孝莫大於寧親,寧親莫大於寧神。”,意為孝順的最高境界是讓父母身心安甯。南朝顔延之的《宋文帝元後哀策文》中也有“孝達寧親”的表述,進一步體現了這一傳統倫理觀念。

2.省親

即探望父母或尊長。例如唐代李白《送王孝廉觐省》詩:“寧親候海色,欲動孝廉船。” 這裡“甯親”指孝子歸家探望父母。宋代張孝祥的詞作中也用此意表達對親人的牽挂。


補充說明

如果需要更詳細的文獻引用或例句,可以參考《法言》《李太白集》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侒侒闆瓦抱見禮冰橋筆生博覽古今不矜細行殘剩馳湧饬責仇疾德意志第三帝國凋獘釘螺繙譯官肥土奉請奮氣刿目鉥心鬼陣頭風豪錐鶴洞鶴嘴鋤還丹互用計無所出紀限儀拒隘客廳贶贈庫子聯佩燎薰零畸柳條箱隆隆臝裎美術片門當戶對免選麛裘辇道衄痍抛梁前倨後卑鉗口結舌僑流竊言青鳥使榮潤薩爾貢王宮盛言神祜沈郎腰事實婚世屯塘埭犆牲彤宮秃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