饬責的意思、饬責的詳細解釋
饬責的解釋
斥責。 清 姚鼐 《<南園詩存>序》:“君奏 和珅 及軍機大臣常不在直之咎,有詔飭責,謂君言當。”
詞語分解
- 饬的解釋 饬 (飭) ì 整頓,使整齊:整饬紀律。 古同“敕”,告誡,命令。 謹慎:“程元鳳謹饬有餘,而乏風節”。 古同“飾”,巧飾。 筆畫數:; 部首:饣; 筆順編號:
- 責的解釋 責 (責) é 分内應做的事:責任。盡責。負責。職責。專責。責無旁貸。 要求:責求。責令。責成。 指摘過失:責備。責怪。斥責。責罰。譴責。 質問,诘問:責問。責難。責讓。 舊指為了懲罰而打:鞭責。杖責
網絡擴展解釋
“饬責”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角度綜合解釋:
1.詞義解析
- 構詞:由“饬”和“責”組成。
- 饬(chì):本義為整頓、整饬,引申為告誡、命令(如“饬令”),也含謹慎、恭敬之意。
- 責(zé):指責備、要求,或分内應做的事(如“責任”)。
- 合義:結合兩字,“饬責”表示通過整頓或命令的方式進行斥責,強調上級對下級的批評與糾正。
2.曆史用例
該詞多見于清代文獻。例如:
清姚鼐《<南園詩存>序》中記載:“君奏和珅及軍機大臣常不在直之咎,有诏饬責,謂君言當。”
此處指皇帝下诏斥責和珅等人的失職行為。
3.現代理解
- 核心含義:嚴厲的批評或斥責,通常用于正式或權威語境中。
- 使用場景:多描述上級對下級、長輩對晚輩的訓誡,或對失職行為的正式追責。
4.相關延伸
- 近義詞:斥責、申斥、責罰。
- 區别:與普通“責備”不同,“饬責”更強調通過整頓或命令實現糾錯目的,帶有權威性和系統性。
5.現代使用頻率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多見于曆史文獻或特定書面語境,日常交流中通常用“批評”“問責”等替代。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清代文集(如姚鼐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饬責(chì zé)這個詞意思是指使人守紀律、遵守規矩,并給予相應的指導和懲罰。它由“食”和“責”兩個部首組成,意味着通過“食物”來施加“責任”和“懲罰”。饬責是一種指導和教育的方式,旨在糾正行為,培養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
該詞的繁體字是「飭責」。
在古時候,饬責的漢字寫法可能稍有不同。然而,無論是古代或現代,饬責都傳達着相同的含義和重要性。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父親饬責我在家做作業,這樣我才能更好地學習。
2. 上司對員工質量問題嚴肅饬責,以确保産品的高質量。
3. 老師經常饬責學生們按時完成作業,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饬責的近義詞可以包括:教育、督促、批評、糾正等。反義詞可能是放任、縱容。
希望這些回答能夠滿足你的需求!如果有其他問題,隨時告訴我哈!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