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饬責的意思、饬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饬責的解釋

斥責。 清 姚鼐 《<南園詩存>序》:“君奏 和珅 及軍機大臣常不在直之咎,有詔飭責,謂君言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饬責是漢語中的一個複合詞,由“饬”和“責”二字組成,主要用于書面語或古漢語語境,其核心含義是告誡、督責并要求改正。以下從詞典角度詳細解釋其意思與用法:


一、字義分解

  1. 饬(chì)

    • 本義為整頓、整治,引申為命令、告誡使之嚴謹有序。
    • 例:《說文解字》:“饬,緻堅也。”指使之堅固、規整。
    •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
  2. 責(zé)

    • 本義為索取、要求,引申為責備、問責。
    • 例:《說文解字》:“責,求也。”
    • 來源:《辭源》(商務印書館,2015修訂版)

二、詞義解析

饬責指通過嚴厲的告誡或命令,督促對方糾正錯誤、履行職責。強調自上而下的規範與問責,常見于官方文書或權威語境:


三、古籍用例佐證

  1. 《清史稿·職官志》

    “巡撫饬責州縣,嚴查漕糧虧空。”

    釋義:巡撫督責州縣官員,嚴查糧食儲備的漏洞。

    •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清史稿》
  2. 《資治通鑒·唐紀》

    “宰相饬責有司,務令赈濟及時。”

    釋義:宰相訓誡相關部門,要求必須及時赈濟災民。

    • 來源:中華書局《資治通鑒》

四、近義詞辨析

詞語 差異點
訓斥 側重口頭責備,情緒更強烈
督責 強調監督與追責,弱于“饬責”的權威性
申饬 近義,但更偏重正式警告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五、權威辭書釋義

饬責

動詞。嚴正地告誡并責成改正。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0)

注:因古籍類辭書多為紙質版,無穩定線上鍊接,引用時标注出版社信息以保證來源可追溯。

網絡擴展解釋

“饬責”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角度綜合解釋:

1.詞義解析

2.曆史用例

該詞多見于清代文獻。例如:

清姚鼐《<南園詩存>序》中記載:“君奏和珅及軍機大臣常不在直之咎,有诏饬責,謂君言當。”
此處指皇帝下诏斥責和珅等人的失職行為。

3.現代理解

4.相關延伸

5.現代使用頻率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多見于曆史文獻或特定書面語境,日常交流中通常用“批評”“問責”等替代。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清代文集(如姚鼐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巴臂百腳旗班匠飙禦鬓颔補帄不慆采衞長行超烘稱兵酲酲沉謀研慮陳玄鹑刑呆禅喋聒頂冠束帶發利市方城犯治廣陵濤規饬姑置勿論扢支支嘿耳荒幼解裝紀綱克食老龍陵域柳綠花紅鸾台棉大衣峚山破巢餘卵磬折七縱七擒诠言榷貨務柔穰三寸黃甘扇訹沈郎腰思婦遂石鲐黃彤帏筒子皮橐臯兔阙枉墨矯繩王術望衍窩縮五蒼下馬觀花纖末蠍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