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譯“薩艮王宮”。古代西亞兩河流域的文化遺迹。為亞述帝國皇帝薩爾貢二世的宮殿。位于今伊拉克尼尼微東北。建于公元前722-前705年。建在一個高約18米、邊長300米的方形土坯大平台上。宮中有二百十個房間圍繞成三十多個院落。王宮規模大,造型雄壯,色彩裝飾豐富,以炫耀帝國豪富威武。
“薩爾貢王宮”是古代西亞兩河流域的重要文化遺址,為亞述帝國皇帝薩爾貢二世的宮殿。以下是詳細解釋:
地理位置與曆史背景
薩爾貢王宮位于今伊拉克尼尼微東北,建于公元前722-前705年。它是亞述帝國鼎盛時期的象征,體現了當時強大的軍事與經濟實力。
建築結構與防禦設計
宮殿建在一個高約18米、邊長300米的人工土坯平台上,占地約17公頃。整體分為城内和城外兩部分,擁有210個房間圍繞30多個院落,并設有碉樓、甕城等防禦設施,既防外敵也防内亂。
裝飾藝術與特色
宮殿以彩色琉璃磚和浮雕裝飾為主,重點部位如甬道和院牆刻有皇帝與廷臣的浮雕,營造莊嚴肅穆的氛圍。入口處還有人首牛身、五腿帶翼的巨型石雕怪獸,兼具宗教與威權象征。
曆史意義
作為亞述帝國鐵血統治的見證,薩爾貢王宮通過宏大規模與華麗裝飾彰顯了帝國的財富與武力。其建築技術(如石砌牆基與琉璃貼面)對後世西亞建築影響深遠。
備注:需注意,部分中文詞典(如)誤将“薩爾貢王宮”與中國故宮混淆,實為翻譯或解釋錯誤,正确指向應為西亞遺址。
《薩爾貢王宮》是一個地名,通常表示一個古代王宮的名稱。可能是某個國家或民族的君主在古代建造或居住的宮殿。
《薩爾貢王宮》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谷,薩、爾、貢、王和宮各自為一個字,沒有其他部首正确搭配的意義。總體來說,這個詞的筆畫比較多。
薩爾貢王宮這個詞來源不明,可能與某地區、某國家的曆史和文化有關。在中文中,一般是以簡體字書寫,沒有繁體寫法。
由于《薩爾貢王宮》這個詞的來源不明,古時候漢字寫法無法确定。有可能在古代使用其他文字或符號來表述。
1. 在旅遊季節,許多遊客前往參觀薩爾貢王宮,領略古代王族的豪華生活。
2. 這個國家的薩爾貢王宮保存完好,成為了重要的曆史遺迹。
組詞:宮殿、皇宮、宮廷、宮阙
近義詞:王府、禦宅、王家
反義詞:平民住宅、民居、工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