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第三帝國的意思、德意志第三帝國的詳細解釋
德意志第三帝國的解釋
指希特勒統治時期的德國。1933年希特勒執政後,宣稱他統治下的德國是繼神聖羅馬帝國和德意志帝國後的第三個德意志人帝國,并喻意為中世紀*********神學中宣揚的太平盛世的“第三王國”。1945年5月德國戰敗後崩潰。
詞語分解
- 德意的解釋 布施恩德的心意。《周禮·秋官·掌交》:“道王之德意志慮,使鹹知王之好惡。” 宋 嶽飛 《奏招曹成不服乞進兵劄子》:“比年羣盜競作,朝廷務廣德意,多命招安。” 宋 陳亮 《義烏縣減酒額記》:“是固所
- 帝國的解釋 很大或有殖民地的君主國家羅馬帝國 雖沒有帝王但向外擴張的國家,有時也稱;帝國;指版圖一則曰老大帝國。;;清;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比喻機構龐大、實力雄厚的大企業報業帝國金融帝國詳細解釋.由
網絡擴展解釋
“德意志第三帝國”是1933年至1945年阿道夫·希特勒領導的納粹德國的正式名稱。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德意志第三帝國”指希特勒統治時期的德國政權,由納粹黨執政,其官方國號為“大德意志帝國”(Großdeutsches Reich)。納粹黨宣稱該政權是繼神聖羅馬帝國(962–1806年,稱“第一帝國”)和德意志帝國(1871–1918年,稱“第二帝國”)之後的“第三帝國”,以此構建曆史傳承合法性。
2.名稱象征意義
- “第三”的宗教隱喻:名稱源自中世紀基督教神學中的“第三王國”概念,喻指“太平盛世”。
- 政治宣傳工具:納粹黨通過強調與前兩個帝國的聯繫,激發民族主義情緒,強化“複興德意志”的意識形态。
3.政權時間線
- 建立:1933年希特勒出任總理,次年整合總統與總理職權,自稱“元首”(Führer)。
- 擴張與戰争:1939年入侵波蘭引發二戰,一度控制大半個歐洲。
- 崩潰:1945年5月德國戰敗投降,政權終結。
4.與前兩個帝國的關聯
- 第一帝國:神聖羅馬帝國,象征中世紀德意志的統一與強盛,但實際為松散邦聯。
- 第二帝國:1871年普魯士主導統一的德意志帝國,一戰戰敗後解體,被魏瑪共和國取代。
5.曆史評價與影響
第三帝國因發動二戰、實施種族滅絕(如猶太人大屠殺)被視為人類史上極端黑暗的政權之一。其崩潰後,德國被盟軍分區占領,最終分裂為東德和西德,直至1990年重新統一。
提示:關于第三帝國的軍事擴張細節(如北冰洋霸權)或經濟政策,可進一步查閱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德意志第三帝國(Deutsches Drittes Reich)是指納粹德國在1933年至1945年期間的政權統稱。這個詞有德國意味着"德國",意思指德意志聯邦*********,第三帝國是指此政權為德國曆史上的第三個帝國。下面是關于此詞的進一步解釋和其他相關信息:
- 拆分部首和筆畫:德(心,48畫),意(音,13畫),志(心,7畫),第(竹木,9畫),三(三,3畫),帝(帝,9畫),國(玉,9畫)。
- 來源:德意志第三帝國這個詞最早出現在納粹德國的宣傳上,用以強調敵對國家沒有資格稱呼他們為德國,而隻能稱為德意志第二帝國。納粹政權宣傳的目的是為了複興德國民族并建立一個新的帝國。
- 繁體:德意志第三帝國。
-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德意志第三帝國可能用類似的詞彙來表達,但是具體的寫法和使用情況可能會有所不同。
- 例句:德意志第三帝國統治下的德國經曆了許多戰争和人類悲劇。
- 組詞:德意志、第三帝國。
- 近義詞:納粹德國、希特勒時期的德國。
- 反義詞:魏瑪*********、戰後的德國。
希望這些信息能幫助你理解德意志第三帝國這個詞的意思和相關知識。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