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獰厲的意思、獰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獰厲的解釋

猶言兇惡可怕。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 撒但 為狀,復至獰厲。” 茅盾 《子夜》七:“他的獰厲的眼睛上面兩道濃眉毛簌簌地在動。”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獰厲(níng lì)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外貌、神情或氣質兇猛可怖,帶有令人畏懼的威嚴感。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字義解析

  1. 獰(níng)

    • 本義指兇惡、猙獰的面容或表情。《漢語大詞典》釋為“兇惡,兇猛”,常形容野獸或人面目兇暴扭曲之态。
    • 例:唐代柳宗元《捕蛇者說》中“悍吏之來吾鄉,叫嚣乎東西,隳突乎南北”雖未直接用“獰”,但“悍吏”之态可關聯獰惡之意。
  2. 厲(lì)

    • 本義為磨刀石,引申為“嚴厲、兇猛”。《說文解字》注:“厲,旱石也”,後衍生出“猛烈”“肅殺”之義,如“雷厲風行”。

組合義:“獰厲”融合二者,強調一種外顯的、極具壓迫感的兇暴威嚴,多用于描述鬼神、圖騰或藝術形象中的威懾力。


二、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獰厲:兇猛,威嚴。多形容面目或氣勢兇惡可畏。

    例證:魯迅《且介亭雜文·臉譜臆測》:“出過力的古人,就看他禁得起殺戮,有獰厲之美。”

  2. 《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

    釋“獰”為“兇惡貌”,引《集韻》:“獰,惡也”;“厲”釋為“嚴厲、猛烈”。整體強調“兇暴肅殺之氣”,多見于古代文獻對神怪或威儀的刻畫。


三、文化語境中的特殊含義

獰厲一詞在美學與文學中具有獨特内涵:


四、現代用法示例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商務印書館編輯部. 《辭源》(第三版)[M]. 商務印書館, 2015.
  3. 李澤厚. 《美的曆程》[M].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09. (章節:青銅饕餮)

網絡擴展解釋

“獰厲”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及用法:

  1. 基本詞義
    拼音為níng lì,意為兇惡可怕。該詞由“獰”(形容面目兇惡)和“厲”(指猛烈、嚴肅)組合而成,強調外貌或神态帶來的威懾感。

  2. 文學應用
    常見于文學作品中描述人物特征或氛圍,例如:

    • 魯迅《摩羅詩力說》中形容惡魔“撒但”時使用該詞,突顯其可怖形象。
    • 茅盾《子夜》描寫人物“獰厲的眼睛”,通過細節強化角色性格的壓迫感。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書面語或文學創作,描述帶有威脅性的外貌、表情或整體氣質。例如:“獰厲的面容”“獰厲的吼聲”。

  4. 近義詞擴展
    可替換為“猙獰”“兇戾”等詞,但“獰厲”更側重整體氣質的可怖,而非單純的外貌兇惡。

如需查看更多權威文獻中的具體例句,可參考滬江線上詞典(來源2)或《漢語辭海》(來源3)。

别人正在浏覽...

百事悲號本等不偢不倸稱量崇敬大戒打顫登仕東使方嚴鳳靡鸾吪黼衣方領鋼鏰兒歌兒更世公理化方法好客讙亮揮金節年金不換金匏金山寺基頻軍籌虧心短行臘賜麗法蛎塘旻靈牧犢子撓志偏紀偏栖破茬曝裈峭崛青德契繻拳曲跧折羣衆關系人使扇虐熌熌詩刻霜風滖灖踏杠痛深惡絕五國城侮谑無翼而飛顯暴銜桮鄉邨消斂校脩洗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