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刺骨寒風。 北周 庾信 《衛王贈桑落酒奉答》詩:“霜風亂飄葉,寒水細澄沙。” 宋 柳永 《八聲甘州》詞:“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元 李壽卿 《度柳翠》第三折:“斷不了你那 章臺 上霜風淅淅, 渭城 邊煙雨霏霏。”
(2).指嚴明的風紀。 南朝 梁 何遜 《七召·治化》:“政德洽於霜風,教義窮於足跡。”
“霜風”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自然現象
指寒冷刺骨的風,多用于形容秋冬季節的凜冽寒風,如“霜風刺骨”。其特點在于“冷如霜”,強調風的凜冽與寒意,例如柳永《八聲甘州》中“漸霜風凄緊”的描寫。
抽象比喻
引申為嚴明的風紀或肅殺的氛圍,如南朝何遜《七召·治化》中“政德洽於霜風”的用法,将自然寒冷與政治清明相關聯。
“霜風”兼具自然與人文雙重含義,既指實際寒冷的風,也用于象征性表達,常見于古典文學及現代語境中。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典》或《查字典》的詳細釋義。
霜風(shuāng fēng)是一個詞語,可以指代早晨寒冷幹燥的風。它由兩個部分組成:霜(shuāng)和風(fēng)。
霜(shuāng)的部首是雨,它有六畫;風(fēng)的部首是風,它有八畫。
霜風這個詞語來源于古漢語,繁體字如下:霜風。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霜風的古漢字寫法如下:霜風。
一些例句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使用霜風這個詞語:
1. 早晨的霜風吹過,使得樹葉上的露珠凍成了冰晶。
2. 農民們在霜風中努力采摘成熟的蔬菜。
3. 寒冷的霜風讓人不禁打起了顫。
組詞方面,霜風可以和其他詞語組合形成新的詞彙,如霜風詠、霜風明月。
近義詞方面,霜風的近義詞可以是寒風、凜冽的風。
反義詞方面,與霜風相對的可以是和煦的春風、溫暖的微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