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日之光。喻天子之恩澤。 南朝 梁 江淹 《始安王拜征虜将軍南兖州刺史章》:“不悟旻靈拂采,霄景汰色。” 胡之骥 注:“旻,旻天;靈,寵光也。”
“旻靈”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核心解釋
“旻靈”指“天日之光”,常比喻天子之恩澤。其中“旻”本義為秋天或天空(《說文解字》中“旻,秋天也”),而“靈”則與神靈、威靈等抽象概念相關。
構成解析
該詞最早見于南朝梁江淹《始安王拜征虜将軍南兖州刺史章》,文中“不悟旻靈拂采,霄景汰色”一句,以“旻靈”喻帝王恩寵之光。
作為名字時,“旻靈”寓意虛懷若谷、聰慧敏捷,但需注意此用法與原始詞義的差異。
常見關聯詞包括“生靈塗地”“慧心靈性”等,多與自然、靈性相關。
若需進一步考證文獻或了解名字學應用,可參考漢典等權威來源。
《旻靈》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天空的明亮和靈動。
《旻靈》的部首是日字旁,總共包含了7個筆畫。
《旻靈》一詞來源于古代文獻《詩經·小雅·旻宮》中的一句詩:“旻宮既慶,旨酒思濯。”意為“天空明亮,美酒如澄”。後來,人們把旻宮解釋為天空,進而衍生出了《旻靈》這個詞。
繁體字形為「旻靈」。
古代對《旻靈》的寫法稍有不同,使用的是「旾靈」這兩個字。
1. 天空中的旻靈星光熠熠。
2. 水面上倒映着旻靈的太陽。
3. 這幅畫通過色彩的運用,表現出旻靈的美麗。
1. 旻宮(古代宴會、祭祀場所)
2. 旻天(明亮的天空)
3. 靈動(形容生動活潑)
4. 靈氣(形容充滿活力和靈性)
1. 明亮
2. 燦爛
3. 萦繞
1. 黯淡
2. 陰暗
3. 沉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