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金山寺的意思、金山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金山寺的解釋

在 江蘇省 鎮江市 西北 金山 上。 東晉 時創建。為國内佛教禅宗名寺。民間傳說《白蛇傳》中的 金山寺 即指此。 元 無名氏 《鴛鴦被》第一折:“則你那脩道的 玉清菴 ,索強如題筆的 金山寺 。” 清 陳維崧 《蝶戀花·五月詞仍用前韻》詞之五:“憶看 京江 江萬裡,爛若銀盤倒插 金山寺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金山寺是中國佛教禅宗著名寺院,其名稱源于"金山"這一地理特征與佛教文化意象的結合。據《漢語地名辭典》(商務印書館,2012)記載,"金山"指長江中泥沙堆積形成的山形島嶼,因江岸山體在陽光下呈現金黃色而得名。寺院始建于東晉時期,距今已有1600餘年曆史,現存建築群為清代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重建。

該寺建築布局依山勢而建,形成"寺裹山"的獨特景觀,其大雄寶殿、藏經樓、妙高台等七殿二堂均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佛教寺廟大觀》(宗教文化出版社,2018)載明,寺院現存唐代鎏金銅佛像、明代《大藏經》雕版等珍貴文物,其中梁武帝敕建的"水陸法會"儀軌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在文化傳播方面,《白蛇傳》中"水漫金山"典故使其成為民間文學的重要載體。據《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考釋》(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考證,明代馮夢龍《警世通言》首次将金山寺作為主要場景,該寺的慈壽塔、法海洞等建築因此衍生出豐富的文化意象。南宋名将韓世忠夫人梁紅玉"擂鼓戰金山"的史實,則被《宋史·韓世忠傳》及《鎮江市志》(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共同記載。

宗教地位方面,金山寺自唐代起即為禅宗重要道場,清代被列為"四大名寺"之一。據《中國禅宗史》(中華書局,2000)記載,該寺曆史上湧現出佛印、裴休等高僧大德,現存《金山規約》仍影響着現代禅林制度。寺内保存的《四十二章經》石刻,被認定為現存最完整的早期漢譯佛經實物遺存。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金山寺”的解釋需結合不同地域的寺廟進行說明,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一、江蘇鎮江金山寺(禅宗名寺)

  1. 地理位置與曆史
    位于江蘇省鎮江市西北的金山上,始建于東晉(約1600年前),唐代起通稱“金山寺”,清康熙賜名“江天禅寺”。其建築依山而建,形成“寺裹山”的獨特景觀,即遠觀隻見寺廟不見山體。

  2. 文化地位與傳說

    • 佛教禅宗重要寺院,水陸法會的發源地。
    • 因《白蛇傳》中“水漫金山”的傳說聞名,故事中白素貞為救許仙與法海鬥法。
    • 蘇轼、佛印等曆史人物曾在此留下佳話,康熙、乾隆南巡時多次駐跸并題字。

二、山東慶雲海島金山寺(淨土宗寺院)

  1. 地理位置與曆史
    位于山東省德州市慶雲縣,始建于隋朝,興盛于唐宋,是北方最大的淨土宗寺院。因建在古河交彙的孤島上,得名“海島金山寺”。

  2. 特色與傳說

    • 相傳為玄奘法師幼年出家修行之地。
    • 寺院建築群規模宏大,包含天王殿、大雄寶殿等仿古珍品,現為國家4A級景區。

其他相關

如需進一步了解某處寺廟的細節,可參考上述來源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

傲霜鬥雪剝爛寶利苾刍博浪椎不戢宸斷觸類而通春薦蠢生璁珑道品得心應手掉趣非孝豐犧風知紛嚣隔句根據與條件恭約固定資産國富民豐盒禮合雒橫拱幻異灰糜匠人傑作計開鯨鍾機微基築連展遼卓漯漯面門鬧酒内剛内想蟠結根據辟口鋪主遷沙俏勤兒青梅煮酒窮運悫誠日削月割宂弱乳峰數白論黃水引馎饦束首聳肩曲背提按土頭無假無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