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内樞密的省稱。為軍國重任。 晉 李軌 《晉泰始起居注》:“ 丹陽 尹 王景文 ……忠規茂績,實宣國道,宜兼管内樞以重其任。” 宋 陸遊 《南唐書·周宗傳》:“ 烈祖 受禪, 宗 躐進至内樞使同平章事,遷侍中。時以樞密為内樞者,猶避 吳武王 諱也。”
(2).中書省的别稱。 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宮室·中書省》:“中書省謂之内樞,亦曰綸閣,又曰綸省,又曰綸闈。”
“内樞”是古代官制中的特定稱謂,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内樞密的省稱
指代樞密院或相關軍事要職,主要負責軍國重任。例如,晉代李軌在《晉泰始起居注》中提到王景文“宜兼管内樞以重其任”,即強調其軍事管理職責。宋代陸遊《南唐書》也記載周宗因功升遷至“内樞使同平章事”,進一步印證其軍事職能。
中書省的别稱
中書省是古代中央行政機構,負責起草政令、決策機要。清代厲荃《事物異名錄》明确将中書省稱為“内樞”,并列舉其别稱如“綸閣”“綸省”等。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晉泰始起居注》《南唐書》等文獻(來源:)。
内樞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指事物的核心或中心。它常用于形容某個事物具有重要、關鍵和決定性的地位或作用。
内樞的偏旁部首是木字旁,筆畫數為10。
内樞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詞語,其中“内”表示内部或内在,而“樞”指的是門扇上的鉸鍊。因此,“内樞”原指門扇内部的鉸鍊,後來引申為事物的關鍵或核心。
内樞在繁體中為「內樞」。
根據古代字書《說文解字》,内樞的古代寫法如下:
内樞的上古字形為「中林」,表現了林中的輻射紋樣。後來,「中林」逐漸演化為現代的「内樞」。古代的内樞字形還可以寫作「內樞」。
1. 這個方案是我們公司成功的内樞,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2. 她是我們小組的内樞,我們都依賴她的智慧和決策。
3. 這本書的幾章是這部小說的内樞,是理解整個故事的關鍵。
内核、核心、關鍵、要點、中心、重點
核心、中心、關鍵
表皮、表面、外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