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絃的意思、五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絃的解釋

亦作“ 五弦 ”。古代樂器名。《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昔者 舜 鼓五絃,歌《南風》之詩而天下治。” 漢 張衡 《歸田賦》:“彈五絃之妙指,詠 周 孔 之圖書。” 唐 韋應物 《五弦行》:“美人為我彈五弦,塵埃忽靜心悄然。”《新唐書·禮樂志十一》:“五絃如琵琶而小,北國所出,舊以木撥彈,樂工 裴神符 初以手彈。” 清 吳偉業 《南風》詩:“ 九疑 望斷 黃陵廟 ,曾共 湘靈 拂五絃。”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五絃”是古代中國的一種弦樂器,其含義和特點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1. 基本定義
    五絃(亦作“五弦”)指一種五根弦的彈撥樂器,形制類似琵琶但更小。據《新唐書》記載,它起源于北國(古代北方地區),最初用木撥彈奏,後經唐代樂工裴神符改進為手彈。

  2. 曆史與典故
    其曆史可追溯至上古時期,《韓非子》提到舜帝曾“鼓五絃,歌《南風》”以治理天下。漢代張衡的《歸田賦》和唐代韋應物的《五弦行》等文學作品中也多次提及,表明其在文人雅士中的文化地位。

  3. 演奏與演變
    早期以木撥彈奏,唐代開始出現手彈技法,這一變化可能影響了後世樂器的演奏方式。其名稱中的“五”直接指代弦數,區别于常見的四弦琵琶。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樂器的形制或音樂表現,建議查閱更權威的古代樂器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五絃

五絃(wǔ xián)是一個漢字詞語,由“五”、“絃”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五”字的部首為“二”,總共有四筆;“絃”字的部首為“纟”,總共有六筆。

來源

“五絃”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中,形容樂器的五根弦。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樂器琴的弦數。

繁體

繁體字“五絃”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形式會有一些變化。關于“五絃”,古代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整體結構和意思是相同的。

例句

1. 這把古琴有五絃,非常珍貴。

2. 音樂家運用五絃彈奏出動人的樂曲。

3. 學琴要從掌握五絃的演奏技巧開始。

組詞

五弦琴、五弦無尾魚、五弦古琴

近義詞

五根弦、五絲琴

反義詞

四絃、六絃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