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内枢密的省称。为军国重任。 晋 李轨 《晋泰始起居注》:“ 丹阳 尹 王景文 ……忠规茂绩,实宣国道,宜兼管内枢以重其任。” 宋 陆游 《南唐书·周宗传》:“ 烈祖 受禪, 宗 躐进至内枢使同平章事,迁侍中。时以枢密为内枢者,犹避 吴武王 讳也。”
(2).中书省的别称。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宫室·中书省》:“中书省谓之内枢,亦曰纶阁,又曰纶省,又曰纶闈。”
“内枢”是古代官制中的特定称谓,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内枢密的省称
指代枢密院或相关军事要职,主要负责军国重任。例如,晋代李轨在《晋泰始起居注》中提到王景文“宜兼管内枢以重其任”,即强调其军事管理职责。宋代陆游《南唐书》也记载周宗因功升迁至“内枢使同平章事”,进一步印证其军事职能。
中书省的别称
中书省是古代中央行政机构,负责起草政令、决策机要。清代厉荃《事物异名录》明确将中书省称为“内枢”,并列举其别称如“纶阁”“纶省”等。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晋泰始起居注》《南唐书》等文献(来源:)。
内枢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指事物的核心或中心。它常用于形容某个事物具有重要、关键和决定性的地位或作用。
内枢的偏旁部首是木字旁,笔画数为10。
内枢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词语,其中“内”表示内部或内在,而“枢”指的是门扇上的铰链。因此,“内枢”原指门扇内部的铰链,后来引申为事物的关键或核心。
内枢在繁体中为「內樞」。
根据古代字书《说文解字》,内枢的古代写法如下:
内枢的上古字形为「中林」,表现了林中的辐射纹样。后来,「中林」逐渐演化为现代的「内枢」。古代的内枢字形还可以写作「內枢」。
1. 这个方案是我们公司成功的内枢,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2. 她是我们小组的内枢,我们都依赖她的智慧和决策。
3. 这本书的几章是这部小说的内枢,是理解整个故事的关键。
内核、核心、关键、要点、中心、重点
核心、中心、关键
表皮、表面、外围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