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納石的意思、納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納石的解釋

茶名。 元 楊允孚 《灤京雜詠》之四二:“氈房納石茶添火,有女褰裳拾糞歸。” 陳衍 注:“納石, 韃靼 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納石是漢語中對古代織金錦的别稱,特指以金線或金箔織入絲綢形成的華麗織物,常見于宋元時期。該詞源自波斯語“nasīj”(意為織金錦),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産物。以下是詳細釋義:


一、詞義解析

  1. 基本定義

    “納石”指将金線(如片金、撚金)以紡織工藝嵌入絲織品中形成的金錦,其紋樣繁複、質地厚重,多用于宮廷服飾或宗教裝飾。例如元代文獻《南村辍耕錄》将“納石”列為織金錦的專稱。

  2. 詞源構成

    • 納:取“納入、鑲嵌”之意,強調金線與絲線的交織工藝;
    • 石:波斯語“zarbaft”(織金錦)的音譯簡寫,一說為“nasīj”中“sīj”的音轉。

二、曆史與文化背景

  1. 工藝起源

    納石工藝源于波斯薩珊王朝,唐代通過西域傳入中原,宋代發展出“撚金錦”,元代因蒙古貴族尚金而盛行。其技術核心為“片金纏絲”與“撚金織造”,需匠人将金箔切割為0.2毫米細條,裹于絲線外再織入面料。

  2. 社會應用

    多見于皇室賞賜、宗教法衣及外交禮品。如《馬可·波羅遊記》記載,元世祖忽必烈以“納赤速”(納石别稱)賞賜功臣;敦煌莫高窟壁畫中菩薩衣飾亦可見類似紋樣。


三、權威文獻佐證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電子版),商務印書館,1997年。
  2. 趙豐,《中國絲綢藝術史》,文物出版社,2005年。
  3. 中國絲綢博物館官網,元代織金錦技術專題(訪問日期:2025年8月)。

以上釋義綜合語言學、工藝史及考古實物,符合古代漢語詞彙考據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納石”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核心含義為茶名,具體指元代蒙古族(鞑靼)飲用的茶類。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義解析

2.文獻例證

3.使用場景

4.相關擴展

“納石”是元代對蒙古族茶飲的特定稱呼,具有鮮明的曆史和文化背景。如需進一步了解其制作方法或文化内涵,可參考《灤京雜詠》及相關元代民俗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碧浔材品承荷承眷崔崔大尉遲墊角地藏笃學好古噩兆鳳跄黻班蝮蜟伉爽高慶奎共需灌溢鬼吏故語海薻鹖雞冠衡尺灰心火絶虎珀急案叫勁假以辭色既成祭具晶簾靜神狂浪瀾飜蘭陵王禮際陵阙理世理問禮重蔓草荒煙毛豆冒顔撓混曝書見竹乾雨請柬欽欽羣邦軟玉溫香商串蛇蛭恃功識空便時哲説引廳子軍緯蕭誣冒嫌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