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衡尺的意思、衡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衡尺的解釋

(1).評量。 唐 孫棨 《<北裡志>序》:“其分别品流,衡尺人物,應對非次,良不可及。”

(2).喻铨選人才的官職。 隋 江總 《讓吏部尚書表》:“内侍帷扆,入屍衡尺。”《梁書·張缵傳》:“﹝ 張纘 ﹞為表曰:‘自出守股肱,入屍衡尺,可以仰首伸眉,論列是非者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衡尺"是一個較為古雅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理解:

一、 本義:測量工具 指用于衡量長度和重量的标準器具。

二、 引申義:評判标準與準則 在引申用法中,“衡尺”超越了具體的測量工具,抽象化為:

  1. 衡量、評判的标準或尺度: 指用來評價、判斷事物價值、優劣、是非的準則或規範。例如:“以道義為衡尺”意為用道德和正義作為評判的标準。
  2. 法度、準則: 指行事所應遵循的規矩、法則或法度。例如:“行事須有衡尺”意指做事要有規矩和準則。
  3. 比較、權衡: 作為動詞性使用(較少見),指用一定的标準去比較、考量事物。

現代使用: “衡尺”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不高,屬于書面語或較文雅的表達,多用于強調某種抽象的、公認的或權威的評判标準或行為規範。其含義更側重于“尺度”、“标準”、“準則”這一層面。

來源參考: 該釋義綜合參考了權威漢語工具書對“衡”與“尺”單字的解釋及其合成詞的可能含義,主要依據《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等辭書中相關字詞的釋義及合成詞邏輯推斷。

網絡擴展解釋

“衡尺”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其含義主要包含以下兩個方面:

  1. 評量、衡量
    指對事物或人物進行評判、考量。例如唐代孫棨在《北裡志序》中提到“其分别品流,衡尺人物”,即通過标準來區分等級、評價人物。

  2. 喻指铨選人才的官職
    古代常用來代指負責選拔官員的職位。如《梁書·張缵傳》中記載“入屍衡尺”,即指擔任吏部尚書這類掌管人才選拔的官職。


補充說明

建議結合古代文獻語境理解該詞,現代語境中多用于學術或文學領域。

别人正在浏覽...

白日鬼藏修遲旦亶父膽喪魂消刀耕火耨大社滌瑕蹈隙湩湩董司斷紙馀墨堆内餓理奉元曆複寫紙後母環素江瑤柱賤種儌讦皆大歡喜畿臯精拔驚代金銀首飾救濟絶詣開坊酷累刳心欄檻連綱令旨鹵竈矛舛梅蘇面方如田沵漫喃喃咄咄南施北宋擬非其倫彭窯剽遬乞盟任地賽麥上兵少年兒童業餘體育學校沈怨事倍功半勢刀銅铩手鍊四援宋襄之仁套習土處文筆流暢問名汙邪息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