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布。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驗各種死傷下》:“若毒灌溢四肢,則身腫面黑。”
“灌溢”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解釋:
指液體或其他物質充滿容器,達到充盈甚至溢出的狀态。由“灌”(注入)和“溢”(溢出)組合而成,強調從填充到滿溢的動态過程。例如:“水缸被雨水灌溢,水流滿地。”
在特定文獻中(如清代黃六鴻《福惠全書》),“灌溢”引申為“流布”,即物質在空間中擴散、蔓延的狀态。例如描述毒素擴散至人體四肢:“若毒灌溢四肢,則身腫面黑”。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福惠全書》等古籍原文。
灌溢是一個動詞,表示液體或物質充滿或充斥某個容器、區域或整個空間。
灌溢的部首是氵,共7畫。
灌溢的本義為液體從容器中倒出并充滿。衍生義引申為充斥或充滿的意思。
繁體字為「灌溢」。
在古代,「灌溢」的寫法沒有太大變化。
1. 山中清澈的泉水灌溢着甜美的味道。
2. 菜園裡的秧苗因為雨水的灌溢而茁壯成長。
3. 雪融化之後,河水開始灌溢到河岸。
1. 灌溉:指利用渠道、管道等方式給植物、農田灌輸水分。
2. 溢出:指液體超出容器,流出去。
3. 溢價:指超出價格标準,以更高的價格出售。
4. 溢美:指美好的情感或贊揚過度。
1. 充盈:指充滿或充足。
2. 滿溢:指超出容器範圍而溢出。
1. 透漏:指液體、信息等從缺口、開口或隱秘之處流出。
2. 滲漏:指液體從物體的微小孔隙或裂縫中慢慢滲出。
3. 幹涸:指因缺少水分或水源而變得幹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