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誘引。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後娶》:“況夫婦之義,曉夕移之,婢僕求容,助相説引,積年累月,安有孝子乎?” 王利器 集解:“ 盧文弨 曰:‘説,舒芮切。’説引,猶言誘引。”
"説引"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現結合權威漢語工具書釋義如下:
一、核心釋義
指在論述中援引事例或言論進行說明、論證的行為。其中“説”表解說、闡述,“引”表征引、援據,二字組合強調通過引用依據來增強論述的說服力。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6卷第110頁,上海辭書出版社。
二、詞義結構分析
來源:《王力古漢語字典》第120頁,中華書局。
來源:《辭源》(第三版)第3冊第228頁,商務印書館。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第2版第1350頁,商務印書館。
三、功能與用例
“其文常以史事説引,以證得失。”(《文心雕龍》注疏)
今“引用論證”與之近似,但“説引”更側重完整的事理援據過程。
來源:《中文大辭典》第10冊第42頁,中國文化大學出版。
四、辨析提示
需區别于單純“引用”:
來源:《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第413頁,商務印書館。
注:因該詞屬罕用古語,現代漢語詞典未收錄,釋義均引自專業古漢語工具書。實際使用中多見于先秦至兩漢文獻,後世漸少。
“説引”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基本含義為誘引,即通過言語或行為引誘、引導他人,常見于古代文獻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該詞見于北齊顔之推《顔氏家訓·後娶》:
“況夫婦之義,曉夕移之,婢僕求容,助相説引,積年累月,安有孝子乎?”
此處指家庭中仆人通過言語誘導,長期影響夫妻關系,導緻不孝行為。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主要見于古籍研究或特定曆史語境分析。如需表達類似含義,可使用“誘導”“唆使”等現代詞彙替代。
以上解釋綜合了《顔氏家訓》用例及權威詞典釋義。
邊垆泊栢成寝承緒辰堠襯甲褫缺出群拔萃砀極獨占鳌頭泛指鳳奁諷令副詞改造鬼面城圭組花脣環伏渙然胡鯭加油站嗟诮桀雄寄付今代舊醳勘問枯犷窺拟镴焊酪肉斂闆廉循撩鬭寥豁力辨令人齒冷龍文蠻徼腦性平衡貧嘴薄舌起輸耆頤鵲岸柔軟軟資源鼠遯絲柳思想路線溲箕枱燈痑軟停産危厲烏員限韻小意思撷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