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n Shu(History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 書名,東漢班固撰。父班彪繼《史傳》而作《後傳》,六十五篇,固以其父所續不詳,又綴集史料,撰成本書。上起前206年高祖元年,下迄公元24年劉主更始二年,包括王莽的新朝在内,共二百三十年,有十二紀、八表、十志、七十列傳一百篇,其中八表和《天文志》未完稿,由其妹班昭續成,成為我國第一部斷代史
《漢書》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曆史著作,以下是詳細解釋:
《漢書》又稱《前漢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位列“二十四史”之一。它記載了西漢王朝(含新朝)從漢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曆史。
全書共120卷,分為四部分:
如需查閱完整内容,可參考《漢書》原文或權威曆史研究文獻。
《漢書》是一部中國古代史書,記載了西漢和新莽時期的曆史。它是中國曆史上第一部紀傳體的通史,也是後世曆史著作的重要參考之一。
漢書的拆分部首為“氵”和“十”,其中“氵”表示“水”,“十”表示“十”。
漢書的拆分筆畫為8畫,其中“氵”部為3畫,“十”部為4畫,“書”字為4畫。
《漢書》一詞源于書名,來源于該書所記載的曆史時期的代表性國號“漢”。在繁體字中,“漢書”字樣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例如,“漢書”字樣中的“漢”字在古代寫法中,可能會出現一些變體,如曲曲折折的勾,字形更古樸、方正。
《漢書》中記載了西漢和新莽時期的重大曆史事件,如劉邦建立西漢王朝和王莽篡位等。
漢文化、漢字、漢族、近漢、漢化等。
《漢記》、《西書》。
《後漢書》、《新記》。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