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而好古的意思、信而好古的詳細解釋
信而好古的解釋
信:相信;好:愛好。相信并愛好古代的東西。
詞語分解
- 信的解釋 信 ì 誠實,不欺騙:信用。信守。信物。信貨。信誓旦旦。 不懷疑,認為可靠:信任。信托。信心。信念。 崇奉:信仰。信徒。 消息:信息。杳無音信。 函件:信件。信箋。信鴿。信訪。 隨便,放任:信手(隨手
- 好古的解釋 喜愛古代的事物詳細解釋謂喜愛古代的事物。《論語·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南朝 宋 顔延之 《陶徵士诔》:“畏榮好古,薄身厚志。” 宋 曾鞏 《與孫司封書》:“以閣下好
專業解析
“信而好古”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經典的成語,主要用來形容一種對待古代文化、知識或傳統的态度。其核心含義可以拆解和解釋如下:
一、 核心釋義
“信而好古”意指相信并愛好古代的文化、典章制度或聖賢之道。它描述的是一種對古代事物持有信任、推崇并樂于學習、效仿的心理狀态和行為傾向。
-
信:
- 字義: 相信、信任、信奉、誠信。
- 在成語中的含義: 指對古代流傳下來的文化、思想、制度、典籍等持有堅定的信念,認為它們是真實、正确、有價值的,值得信賴和遵循。這體現了對曆史經驗和先賢智慧的尊重與認同。
- 來源參考: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對“信”的釋義包含“相信”、“信任”義項。
-
而:
- 字義: 連詞,表示并列或遞進關系。
- 在成語中的含義: 連接“信”和“好古”兩個動作,表示“并且”、“而且”,強調兩者并存、相輔相成的關系。僅僅“信”還不夠,還需要有“好”的情感驅動。
-
好:
- 字義: 此處讀作 hào(第四聲),意為愛好、喜愛、喜好。
- 在成語中的含義: 指對古代的事物抱有濃厚的興趣、發自内心的喜愛和向往。這種“好”是主動的追求和學習動力,區别于被動的接受。
- 來源參考: 《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明确标注“好”作動詞時讀 hào,意為“喜愛”。 《漢字源流精解字典》(人民教育出版社)對“好”的本義及引申義有詳細闡述。
-
古:
- 字義: 古代、古時候、古人、古事、古制、古道等。
- 在成語中的含義: 泛指過去的曆史時期,尤其指被後世認為具有典範意義的時代(如中國的夏商周三代、堯舜禹時代),以及那個時代産生的文化、思想、道德、制度、典籍等。
- 來源參考: 《辭源》(商務印書館)對“古”的釋義包含“古代”、“古人”、“古制”等義項。
二、 語義演變與出處
- 直接出處: “信而好古”直接源自儒家經典《論語·述而》第一章: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于我老彭。”
- 釋義: 孔子說:“闡述(古籍)而不創作,相信并愛好古代文化,我私下把自己比作老彭(商代的賢大夫)。”
- 語境理解: 孔子在此表達了自己的學術态度和文化立場。他謙遜地表示自己主要是傳承(“述”)而非創新(“作”),其基礎在于對古代文化(“古”)的深信不疑(“信”)和由衷熱愛(“好”)。這體現了孔子對周代禮樂文化等古代遺産的尊崇和繼承發揚的決心。
- 來源參考: 楊伯峻《論語譯注》(中華書局)對《述而》篇的原文及注釋。
三、 權威詞典釋義
-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信而好古】相信并愛好古代文化。語出《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 來源參考: 《漢語大詞典》電子版或紙質版相應詞條。
-
《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信而好古】語出《論語·述而》。信:相信。好(hào):愛好。古:指古代文化。相信并愛好古代文化。
四、 現代理解與應用
在現代語境中,“信而好古”通常用于形容:
- 對傳統文化的珍視與傳承: 指對本國或本民族的古代文化遺産(如思想、文學、藝術、曆史、禮儀等)持有敬意,相信其價值,并積極學習、研究和傳播。
- 學術研究的态度: 在曆史學、考古學、文獻學等領域,強調尊重曆史事實,重視原始典籍和史料,以嚴謹的态度探究古代文明。
- 個人修養的體現: 指個人通過學習和實踐古代聖賢的智慧與道德規範來提升自身修養。
- 有時帶保守色彩: 在強調創新變革的語境下,該詞也可能隱含過于尊崇古代、缺乏批判精神或對新事物接受度不高的意味,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信而好古”是一個承載着深厚文化内涵的成語,它精準地刻畫了一種對古代智慧與文化抱有堅定信念和由衷熱愛的态度。其核心在于“信”(深信不疑)與“好”(主動愛好)的結合,體現了對曆史傳統的尊重、繼承與發揚精神。其權威釋義源于《論語》及曆代重要辭書。參見《論語·述而》原文及楊伯峻譯注、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和《現代漢語詞典》、《辭海》、《辭源》、《漢字源流精解字典》等工具書的相關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
“信而好古”是一個源自《論語》的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信”指相信,“好”意為愛好,“古”即古代的文化與傳統。整體表示對古代事物持有信任與熱愛的态度,強調對曆史遺産的推崇。
二、出處與背景
出自《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以此表達自己傳承而非創新古代文化的立場。這裡的“信”并非盲目崇拜,而是基于對曆史沉澱的認可。
三、深層内涵
- 繼承與批判:古代文化經曆時間檢驗,信而好古可避免重複甄别,但并非守舊,如錢鐘書曾借此态度賦予傳統新意義。
- 積累與創新:深厚的古典積累常成為創新的基礎,如學者通曉古今方能融會貫通。
四、使用場景
多用于形容對傳統文化、曆史典籍的熱愛,如學術研究或藝術創作中對古法的遵循。
例句參考
- “孔集大成,信而好古,祖述堯舜,憲章文武。”(《論語》相關評述)
- 錢鐘書在《讀<伊索寓言>》中以“信而好古”引發對傳統寓言的新解讀。
五、相關擴展
- 近義詞:尊古崇舊、厚古薄今(注:需根據語境區分褒貶)
- 反義詞:标新立異、離經叛道
“信而好古”既是對傳統的尊重,也隱含通過曆史智慧推動文化發展的辯證态度。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論語》原文及相關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絁保送罷散柸治博壺部務常武巉崱巢居穴處塵垢城市社會學搐動道儒釋東不訾惇愛铎鞘浮桑拊胸高門大戶狗仗人勢寡獨跪門鼓眩薅惱橫橫實實後廈華贍徼功焦乾假撇清解了潔悄雞鳴起舞就封就擒駿聲良計連環畫靈牙利齒佩珰疲乏不堪牽力青苗錢窮經蚺蛇膽乳梨上弟身幹身形螫刺壽頭碼子太平翁翁托天吐退外館惟兮無聲樂無疑偕作饩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