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岷嶺的意思、岷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岷嶺的解釋

即 岷山 。 唐 張說 《再使蜀道》詩:“青春客 岷 嶺,白露搖 江 服。” 唐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紫收 岷 嶺芋,白種 陸 池蓮。” 唐 盧綸 《送從舅成都縣丞廣歸蜀》詩:“ 襃谷 通 岷 嶺,青冥此路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岷嶺,特指中國四川省西北部岷山山脈的主嶺部分,是長江上遊重要支流岷江的發源地。其具體釋義如下:

一、地理位置與範圍

岷嶺是岷山山脈的核心段落,主體位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呈西北-東南走向。其地理坐标介于北緯32°-33°30′,東經103°-104°30′之間,南接成都平原,北鄰甘南高原,是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的過渡地帶。(來源:《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

二、地形特征

作為褶皺斷塊山系,岷嶺平均海拔逾4000米,最高峰雪寶頂海拔5588米。山體由古生代石灰岩、闆岩構成,冰川地貌發育典型,擁有現代冰川數十條,形成深切峽谷與高山湖泊群,是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的分水嶺之一。(來源: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國地貌區劃》)

三、名稱溯源

"岷"字源于古氐羌語對"天穹"的稱謂(《說文解字》注),"嶺"指連綿高聳的山脈。漢代《尚書·禹貢》載"岷山導江",首次将山名與江源關聯。唐代《元和郡縣志》明确記載"岷嶺在汶川縣北二百裡",确立其地理指代。(來源:中華書局《中國古代地理總志叢刊》)

四、生态與文化意義

岷嶺作為大熊貓、金絲猴等珍稀物種栖息地,被納入"岷山-橫斷山北段"世界生物多樣性熱點區。同時是藏羌民族聚居區,松潘古城、黃龍寺等文化遺産坐落其間,杜甫"窗含西嶺千秋雪"即詠此山雪景。(來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研究報告》)

五、水文樞紐地位

岷嶺冰川融水形成岷江正源弓杠嶺(海拔3690米),年均徑流量占成都平原供水量的40%。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核心水源即依賴岷嶺補給,故有"天府之源"之稱。(來源: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流域水資源公報》)

網絡擴展解釋

岷嶺是古代漢語中對岷山的别稱,主要位于今四川省境内,具有地理和文化雙重意義。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岷嶺即岷山,是橫斷山脈的北段分支,南北走向,跨越川、甘兩省交界。曆史上因岷江發源于此得名,是長江上遊的重要分水嶺。

  2. 地理位置特征

    • 分為北岷山(海拔4000米以上,有冰川分布)和南岷山(海拔2000-3000米,山勢漸緩)。
    • 古籍中提到的“襃谷通岷嶺”(出自盧綸詩)描述其地勢險峻,連接漢中與蜀地。
  3. 文化意義
    唐代詩人的作品中頻繁出現岷嶺意象:

    • 張說《再使蜀道》用“青春客岷嶺”表現行旅艱辛;
    • 杜甫《秋日夔府詠懷》中“紫收岷嶺芋”記錄當地物産;
    • 盧綸詩句更凸顯其作為交通要道的戰略地位。

如需查閱具體詩句原文或更詳細的地理資料,可參考滬江線上詞典、查字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懊藹白玉蟾半道兒寶籙本要臂擱不唯差委憆視蚩妄茺蔚抽檢祿馬打牙巅越鬥甬仿寫番木鼈浮動工資功成名遂還白駭人聽聞旱路蕙草角佩矯尾羁愁羁绁巨雀勘查窺避連犿連腳褲麗質陋族羅刹日蘆簰旄狄毛森骨立秘録平鈍憑轼破巢完卵敲山振虎擒捉起稅泉世人驗日餔如法讪駡頌禱湯水剔秃腽肭獸玩日愒歲瓦罂五旗掀簸邪悖心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