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草名。又名熏草、零陵香。 戰國 楚 宋玉 《風賦》:“故其清涼雄風,則飄舉升降……獵蕙草,離秦衡。”《太平禦覽》卷九八二引 三國 魏 曹操 《内誡令》:“房室不潔,聽得燒楓膠及蕙草。” 晉 嵇含 《南方草木狀·蕙》:“蕙草一名薰草,葉如麻,兩兩相對,氣如蘼蕪,可以止癘。” 宋 趙師秀 《送徐玑赴永州掾》詩:“入署梅花落,過汀蕙草生。”
蕙草是一種具有豐富文化内涵和實用價值的植物,其解釋可從多個角度展開:
一、基本定義 蕙草是香草名,又名熏草、零陵香、靈香草。古代常被用作香料,《風賦》中"獵蕙草"的記載印證了其早在戰國時期就被用于佩飾。
二、植物學特征
三、文化象征 • 文學意象:自《楚辭》起就成為高潔品格的象征,韓玉詞作"蕙草長"暗喻君子德行。 • 生活應用:魏晉時期用于熏衣淨室,曹操《内誡令》明确記載其清潔用途。
四、藥用與實用價值
注:該植物在成語"蕙質蘭心"中象征聰慧高潔,但此成語中的"蕙"特指蘭科蕙蘭,與本詞條報春花科蕙草屬不同物種,需注意區分。
《蕙草》這個詞是指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常常生長在山野或者濕地中,花色豔麗,具有香氣。蕙草在文學中常被用來比喻美好、清雅的形象。它也可以指代某些具有蕙草特點的事物或人。
《蕙草》的部首是“艹”,它的拆分部首是“艸”和“言”。它的筆畫有10畫。
《蕙草》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中。在古代,蕙草常被用來贊美女性的美麗和高尚品質,因此成為文人雅士們鐘愛的意象。
《蕙草》的繁體字為「蘳草」。
在古代,「蕙草」這個詞的寫法為「艸言」。當時的字體形狀較為簡潔,與現代字形有些差異。
1. 他的品味就像一朵盛開的蕙草,充滿了清香和雅緻。
2. 她的舉止溫文爾雅,宛如一株蕙草在風中輕輕搖曳。
蕙草叢、蕙草香、盛開的蕙草、搖曳的蕙草
香草、芳草、芬芳的草
茅草、草叢中的雜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