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臂擱的意思、臂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臂擱的解釋

亦作“ 臂閣 ”。俗稱手枕。用毛筆書寫時用以擱置腕臂者。 清 劉銮 《五石瓠·濮仲謙江千裡》:“ 蘇州 濮仲謙 水磨竹器,如扇骨、酒杯、筆筒、臂擱之類,妙絶一時。”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三》:“又餘在 ************ 時,見故大學士 溫公 有玉一片,如掌大,可作臂閣。” 清 錢泳 《履園叢話·藝能·雕工》:“餘嘗見 士元 製一象牙臂擱,刻十八羅漢渡海圖。”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臂擱是中國古代文房用具,主要用于書寫時擱置手臂,兼具實用與藝術價值。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定義與功能

臂擱又稱“腕枕”或“擱臂”,是文人書寫時墊在手臂下的工具。其核心功能有二:

2.材質與工藝

臂擱材質多樣,以竹制最為常見,其他包括象牙、黃楊木、紫檀、玉石、瓷等。制作工藝上:

3.曆史與文化

4.延伸知識

總結來看,臂擱是古代文人雅士的文房雅器,融合了功能性、工藝性與文化内涵。如需進一步了解其形制或經典作品,可查閱博物館藏品或古代文房專著。

網絡擴展解釋二

臂擱(bì gé)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供臂膀擱置的物品。下面是該詞的構成: 部首:臂(bì) 筆畫:共有10畫 臂擱一詞來源于繁體字臂擱,最早出現在古代漢字書法作品中。它是通過演變和簡化而來的,形成了現代漢字中的臂擱。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是以繁體字為主,臂擱在古代有多種寫法,其中一種古代寫法是「臂擱」。這種寫法的構成和現代的臂擱非常相似,隻是在結構和字形上稍有差異。 以下是一個例句,展示了臂擱這個詞在句子中的用法: 他在桌子上放了一個臂擱,方便自己休息一下。 一些組詞和近義詞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臂擱的意思和用法,如: - 手臂:指人類身體上連接手和肩膀的部分。 - 扶手:供人們扶持身體或擱置手臂的支撐物。 臂擱的反義詞是「無扶」,表示沒有供臂膀擱置的物品。 希望以上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有其他問題,可以繼續提問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