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蘆簰的意思、蘆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蘆簰的解釋

用蘆葦平排地連在一起做成的水上交通工具。 南朝 陳 徐陵 《為陳武帝作相時與北齊廣陵城主書》:“且蘆簰荻筏,竟浦浮江。”一本作“ 蘆牌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蘆簰”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1. 基本釋義
    指用蘆葦平排連接制成的水上交通工具,類似于筏子。這種工具利用蘆葦的浮力,通過捆紮或排列形成簡易的漂浮載體,常見于古代或水鄉地區()。

  2. 結構與用途

    • “簰”同“排”,表示平排連綴的結構,與“筏”類似。
    • 文獻中常與“荻筏”并提(如南朝徐陵《為陳武帝作相時與北齊廣陵城主書》),說明其主要用于渡水或運輸()。
  3. 曆史文獻與異名
    南朝陳時期已有記載,原文寫作“蘆簰”,但部分版本也作“蘆牌”,可能是字形演變或書寫差異()。

  4. 現代使用與延伸
    現代漢語中,“蘆簰”一詞已較少使用,更多作為曆史或方言詞彙存在,其制作方式與蘆葦的實用功能相關()。

如需進一步了解“蘆”的植物特性或“簰”的構造細節,可參考古代農書或水運工具相關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蘆簰

蘆簰(lú pái)是指制作蘆箕所用的箕筲(jī shāo),也叫做蘆箬或箬篩。蘆箕是一種用來撿拾蘆葦或其他雜草的工具。

拆分部首和筆畫:

蘆:艸(草)+ 路(路)= 蘆(6畫)

簰:竹(竹子)+ 山(山)= 簰(18畫)

來源:

蘆簰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古老,最早出現在《隋書·農桑志》一書中,描述的是用來篩選雜草的工具。

繁體:

繁體字為「蘆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簰」這個字曾有多種寫法,包括「筦」、「箉」等。但在現代漢字中,「簰」這個寫法已經被統一。

例句:

他手持蘆簰,輕輕地将蘆葦一撚,雜草紛紛被卷走。

組詞:

蘆荻、蘆芽、蘆葦、蘆笛

近義詞:

蘆箕、箬籮

反義詞:

菜箔、竹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