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平鈍的意思、平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平鈍的解釋

平庸遲鈍。 南朝 梁 锺嵘 《詩品·總論》:“至使膏腴子弟,恥文不逮,終朝點綴,分夜呻吟,獨觀謂為警策,衆覩終淪平鈍。” 清 吳汝綸 《答嚴幾道》:“但此諸書,必高材秀傑之士,乃能治之;若資性平鈍,雖無西學,亦未能追其塗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平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平鈍”由“平”(平庸、普通)和“鈍”(遲鈍、不敏銳)組合而成,整體意為平庸遲鈍,常用來形容人的思維、言辭或事物的狀态缺乏活力、創造力或新意()。

二、使用場景

  1. 形容人的思維或能力:
    例如批評某人資質普通、反應遲緩,如清代吳汝綸在《答嚴幾道》中提到“資性平鈍”者難以深入研讀某些書籍()。
  2. 形容文學或藝術表現:
    南朝文學評論家鐘嵘在《詩品》中用“平鈍”評價某些作品流于平庸,缺乏精妙之處()。

三、古籍引用與示例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補充說明

“鈍”單獨使用時,還可表示器物不鋒利(如“刀鈍”)或性格笨拙(如“愚鈍”),但“平鈍”更側重綜合性的平凡與遲滞特質()。

總結來說,“平鈍”多用于書面語境,帶有批評色彩,需結合具體場景理解其針對性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平鈍的意思

平鈍一詞意為形容物體的形狀或者觸感平平無奇,缺乏銳利或者活力。它可以用來形容諸如刀刃、筆尖等物體的尖銳程度,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思維或者情感的遲鈍。這個詞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被用來形容某些事物的遲緩或者乏味。

拆分部首和筆畫

平鈍的部首是钅(钅用于表示與金屬有關的事物),平鈍的筆畫數分别是5畫和9畫。

來源和繁體

平鈍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最早的形狀和字義并不完全相同,逐漸演化成現在的意思。在繁體漢字系統中,平鈍的寫法保留了原來的形态,即「平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平鈍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由于漢字的演變,寫法出現了變化。古時候,平鈍的寫法是「平頓」,而現代簡化字的寫法則統一為「平鈍」。

例句

1. 這把刀的刀刃很平鈍,無法切割食物。

2. 他的語氣很平鈍,讓人無法感受到他的情緒。

3. 這篇文章的内容平平無奇,毫無亮點。

組詞

平淡、平靜、木讷

近義詞

遲鈍、平庸、麻木

反義詞

銳利、敏捷、活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