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寶籙的意思、寶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寶籙的解釋

1.道家的符箓。《丹經》:“説 玉皇 寶籙,三洞秘文。”

2.指傳說中鳳凰先後授予 黃帝 和 帝堯 的圖箓。用以象征天命。 唐 杜審言 《和李夫人嗣真奉使存撫河東》詩:“禎符龍馬出,寶籙鳳皇傳。”《宋史·樂志十五》:“寶籙降,飈遊至,瑞命慶惟。”引申指皇統、皇業。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寶籙中興,實資羣策。”參見“ 寶圖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寶籙(bǎo lù)是漢語中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單字訓诂與曆史語用兩個層面解析。

一、字義溯源

  1. “寶”:《說文解字》訓為“珍也”,《玉篇》釋作“珍寶”,本指珍貴之物,後引申為神聖、尊貴之義,如《禮記》載“地不愛其寶”。
  2. “籙”:《漢語大詞典》注為“帝王自稱其符命之書”,《正字通》解作“圖籍”,特指道教秘文。《雲笈七籤》載“籙者,三天妙炁所成”,強調其宗教神聖性。

二、複合詞釋義 道教語境中專指承載秘法的聖典,如《道藏》所錄《太上洞玄靈寶赤書玉訣妙經》稱“寶籙者,天地靈文”。世俗文獻中亦引申指皇家典冊,《舊唐書·禮儀志》有“奉寶籙以告虔”的祭祀記載。

三、曆史語用特征 唐代李峤《宣州大雲寺碑》中“啟金縢而演寶籙”體現宗教與皇權的雙重象征,宋代以後多用于道教齋醮科儀。清代《四庫全書總目》著錄《上清大洞寶籙》時,特别标注其符咒修行功能。

參考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寶籙(bǎo lù)"是一個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

一、道家文化中的符箓 指道教用于驅邪祈福的神秘圖文符號。這類符箓常見于道教經典,如《丹經》中提到的"玉皇寶籙",被賦予溝通神靈、護佑平安的宗教功能。

二、皇權象征

  1. 天命圖箓:傳說中鳳凰曾先後授予黃帝和帝堯的神秘圖箓,象征帝王受命于天的合法性,如唐代杜審言詩句"寶籙鳳皇傳"即用此典。
  2. 引申皇權:清代文獻《郎潛紀聞》中"寶籙中興"指代國家基業或帝王統緒,與"寶圖"(傳國玉玺)含義相通。

曆史用例補充

該詞在不同語境中可指向宗教法器、天命憑證或王朝氣運,屬于古代政治與宗教文化交融的典型詞彙。如需具體文獻用例,可參考《丹經》《全唐詩》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敗将逼淫慘緑年華炊具丹侶悼慄低息東來西去鬥弄鋒矢風行電擊根深枝茂公驗國稅還玩鶴膝蜂腰浃赪嬌泥解廌靖約金斓客寄秧箕帚刻下闌删連畔連珠炮六疾館溜溜兒流星拐魯城緑碧漫滅目録木鑽騎龍氣懑青芒清塗氣懾丘山覰覰然曲纡榮赫三麥神丘視為知己耍話順修素流太一壇土崩塗歌巷舞推功違貳卧吹遐濟相差校園楔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