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鳴金收兵的意思、鳴金收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鳴金收兵的解釋

用敲鑼等發出信號撤兵回營。《水浒傳》第九七回:“ 盧先鋒 兵到,見 孫安 勇猛, 盧先鋒 令鳴金收兵。”《說嶽全傳》第七五回:“将近 宋 營,虧得 宋 營軍士鳥槍噴筒,強弓硬弩,飛蝗一般放來。 粘得力 等隻得鳴金收兵。”亦作“ 鳴金收軍 ”。《三國演義》第六五回:“恐 張飛 有失,急鳴金收軍。”《明史·楊鎬傳》:“ 鎬 以 如梅 未至,不欲 寅 功出其上,遽鳴金收軍。”《說嶽全傳》第七七回:“恰遇 陸文龍 抄出後邊, 山獅駝 、 連兒心善 二人正遇着,又殺了一陣。天色已大明,各自鳴金收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鳴金收兵是一個源自古代軍事行動的漢語成語,其含義可從字面與引申兩個層面理解:

  1. 字面含義(軍事行動指令)

    “鳴金”指敲擊金屬樂器(如钲、鑼),在古代戰場上,這是預先約定的撤退信號;“收兵”即命令士兵停止戰鬥、集合撤回。因此,該詞最原始的意思是指揮官通過敲擊金屬器物發出聲響,命令己方軍隊結束戰鬥、撤回營地或停止追擊的行動指令。這體現了古代戰争中以特定聲響(與“擊鼓進軍”相對)指揮軍隊進退的通訊方式。

  2. 引申含義(結束行動或活動)

    在現代漢語中,“鳴金收兵”已超越軍事範疇,廣泛用于比喻某項任務、活動、工程或計劃等宣告結束、停止進行或告一段落。它強調一種有組織、有計劃的終止行為,常帶有任務完成、階段性目标達成或主動選擇停止的意味。例如:“經過數月的緊張施工,這項重點工程終于可以鳴金收兵了。”或“會議讨論持續到深夜,主席決定鳴金收兵,明日繼續。”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鳴金收兵”是一個源自古代軍事術語的成語,其含義及背景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一、基本含義

字面意思指用敲擊金屬樂器(如钲、鑼)作為信號,命令軍隊撤回軍營,結束戰鬥。引申義為停止某件事或階段性結束行動,常見于描述競賽、争論等場景的暫停。


二、曆史背景與出處

  1. 軍事指揮制度
    古代軍隊以“金鼓”為號令:擊鼓代表進攻(“鳴鼓而攻”),鳴金則代表撤退。這種制度在春秋戰國時期已有記載,《荀子·議兵》提到“聞鼓聲而進,聞金聲而退”。

  2. 文學出處
    該成語在明代小說《水浒傳》第九十七回中被明确使用:“盧先鋒令鳴金收兵”。


三、用法與例句


四、相關成語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鳴金收兵”既承載了古代戰争文化,又在現代語境中被廣泛活用,具有鮮明的形象性和動态感。

别人正在浏覽...

把色超聲宸睠陳丘遲夯遲晦熾灼吹垢索瘢椎輪丹素盜患疊發嘟嘟響樊絷廢閣感刺狗腿子貴臣襘袺故去海鳅橫恩濫賞核資歡呼笏床積愆拒塞客嘲可剌答困瘁嬾散瞵睨醴水離逖芒惚眉黛名同實異巧匠巧取豪奪球菌擾劫邵南勝兵生結香司法廳誦歎貪水談圓説通天崩地裂天葩提偶銅聲豚腸草猥奧文骨五叔戊戌六君子遐方絕壤小除夕謝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