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鸣金收兵的意思、鸣金收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鸣金收兵的解释

用敲锣等发出信号撤兵回营。《水浒传》第九七回:“ 卢先锋 兵到,见 孙安 勇猛, 卢先锋 令鸣金收兵。”《说岳全传》第七五回:“将近 宋 营,亏得 宋 营军士鸟枪喷筒,强弓硬弩,飞蝗一般放来。 粘得力 等只得鸣金收兵。”亦作“ 鸣金收军 ”。《三国演义》第六五回:“恐 张飞 有失,急鸣金收军。”《明史·杨镐传》:“ 镐 以 如梅 未至,不欲 寅 功出其上,遽鸣金收军。”《说岳全传》第七七回:“恰遇 陆文龙 抄出后边, 山狮驼 、 连儿心善 二人正遇着,又杀了一阵。天色已大明,各自鸣金收军。”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鸣金收兵是一个源自古代军事行动的汉语成语,其含义可从字面与引申两个层面理解:

  1. 字面含义(军事行动指令)

    “鸣金”指敲击金属乐器(如钲、锣),在古代战场上,这是预先约定的撤退信号;“收兵”即命令士兵停止战斗、集合撤回。因此,该词最原始的意思是指挥官通过敲击金属器物发出声响,命令己方军队结束战斗、撤回营地或停止追击的行动指令。这体现了古代战争中以特定声响(与“击鼓进军”相对)指挥军队进退的通讯方式。

  2. 引申含义(结束行动或活动)

    在现代汉语中,“鸣金收兵”已超越军事范畴,广泛用于比喻某项任务、活动、工程或计划等宣告结束、停止进行或告一段落。它强调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终止行为,常带有任务完成、阶段性目标达成或主动选择停止的意味。例如:“经过数月的紧张施工,这项重点工程终于可以鸣金收兵了。”或“会议讨论持续到深夜,主席决定鸣金收兵,明日继续。”

权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鸣金收兵”是一个源自古代军事术语的成语,其含义及背景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一、基本含义

字面意思指用敲击金属乐器(如钲、锣)作为信号,命令军队撤回军营,结束战斗。引申义为停止某件事或阶段性结束行动,常见于描述竞赛、争论等场景的暂停。


二、历史背景与出处

  1. 军事指挥制度
    古代军队以“金鼓”为号令:击鼓代表进攻(“鸣鼓而攻”),鸣金则代表撤退。这种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记载,《荀子·议兵》提到“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

  2. 文学出处
    该成语在明代小说《水浒传》第九十七回中被明确使用:“卢先锋令鸣金收兵”。


三、用法与例句


四、相关成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鸣金收兵”既承载了古代战争文化,又在现代语境中被广泛活用,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动态感。

别人正在浏览...

安奠百觚变子博学笃志不及瞋波初服村寺荡攘大彭大贤二朋放赎方维芳颜风掣雷行覆杅够瞧和谈灰壤降心俯首轇輵接风洗尘结加趺坐极势居贞开眼腊冽陵舃陵隰邻母碌碡磙民屋男花酿郁泥垡头骈脇衾裳倾望秋赛却走诎节入望上命山家宗盛际神鬼难测湿度石耜暑湿四格四立松实碎金贪恣天假其年通容委派误身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