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丹素的意思、丹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丹素的解釋

(1).《詩·唐風·揚之水》“素衣朱襮” 毛 傳:“諸侯繡黼丹朱中衣。” 鄭玄 箋:“中衣以綃黼為領,丹朱為純也。”後泛稱士大夫的衣服為丹素。 南朝 宋 鮑照 《拟古》詩:“ 魯 客事 楚王 ,懷金襲丹素。”

(2).赤誠純潔的心。 唐 李白 《贈溧陽宋少府陟》詩:“人生感分義,貴欲呈丹素。” 王琦 注引 楊齊賢 曰:“丹素,心也。” 宋 柳永 《傾杯》詞:“知多少,他日深盟,平生丹素。”《宋史·世家傳二·孟昶》:“丹素備陳於翰墨,歡盟已保於金蘭。”

(3).猶史冊。 明 田汝成 《西湖遊覽志馀·帝王都會》:“﹝ 唐昭宗 ﹞進 鏐 封爵而賜之鐵券曰:‘……志奬王室,績冠侯藩,著于旂常,流在丹素。’”

(4).繪畫所用的紅白顔料。 唐 劉知幾 《史通·叙事》:“豈繪事以丹素成妍,帝京以山水為助。”

(5).朱書符箓的白絹。 唐 裴鉶 《傳奇·鄧甲》:“遂立壇于桑林中,廣四丈,以丹素周之。”

(6).比喻粉飾的言辭。《北史·蕭寶夤傳》:“累年之後,方求追訪,無不苟相悅附,共為脣齒,飾垢掩疵,妄加丹素,趣令得階而已,無所顧惜。”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丹素(dān sù)是漢語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闡釋:

一、色彩本義 丹素本指紅色與白色的對比組合,代表兩種基礎色調的并置。古代文獻中常以“丹素”指代繪畫或服飾的色彩搭配,如《詩經·唐風·揚之水》中“素衣朱襮”的視覺描寫,即通過紅白對比突顯華美效果。該義項體現了古代漢語對色彩關系的精準捕捉。

二、文化象征 在道教文化中,“丹”與“素”被賦予特殊象征意義。《雲笈七籤》記載煉丹術中“丹砂為陽精,素石含真陰”,将二者視為陰陽調物質載體。這種用法延伸至文學創作,如李商隱《戊辰會靜中出贻同志》用“丹素結绛霄”隱喻修煉境界。

三、引申義項 《漢語大詞典》收錄其引申義為“赤誠純潔的心志”,如宋代王禹偁《謝賜禦書字樣表》中“誓堅丹素,上答生成”,此處通過顔色象征忠貞品格。現代漢語中該用法多見于仿古文體或學術論著。

(參考資料:《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道教大辭典》華夏出版社2009年修訂版;《全唐詩》中華書局1960年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丹素”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dān sù,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可分為以下幾類:

1.服飾代稱

2.赤誠純潔之心

3.史冊代稱

4.其他含義

“丹素”的核心意象源于“丹(紅)”與“素(白)”的色彩對比,既可用于具象的服飾、顔料,也可抽象為品德、文獻的象征。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愛戴敗物蕃荷超階越次傳素钏镯出月子大腸等閑帝學兜拕豆重榆瞑獨木不林耳視赴節幹車柑橘臯搖佝愗貴寶詭辯術桂琴鴻勳懽暢锪鑽講武堂腳資棘箭譏斂禁殺日禁學極緒舉國若狂駃牛枯魚泣蘭夜零湯團賣韻妙教弄巧泮坼謙詞前前後後挈攜遒文三包山圈韶華如駛石黛私惠提勁撒野銅鈔吞鳳枉流望舒魏珠五伯吳均體武士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