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民蠹的意思、民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民蠹的解釋

(1).指對人民有害的人。語本《商君書·修權》:“秩官之吏,隱下以漁百姓,此民之蠹也。”《宋書·始安王休仁傳》:“ 休祐 吞嚼聚斂……既每為民蠹,不可復全。” 明 張居正 《贈袁太守入觐奏績序》之一:“凡俗之害於政者,姦民梗玩,伏機隱慝,以詗上之釁,謂之曰民蠹。”

(2).人民受損害。 唐 柳宗元 《梁丘據贊》:“後之嬖臣,罕或師是。導君以諛,聞正則忌。讒賢協惡,民蠹國圮。”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民蠹”是一個漢語成語,具有以下詳細解釋:

一、詞源與基本含義

二、曆史文獻中的運用

  1. 政治批判:
    《宋書》用“民蠹”批評官員劉休祐的貪婪行為(“既每為民蠹,不可復全”),明張居正也以此描述奸民危害政權。
  2. 社會影響:
    唐代柳宗元在《梁丘據贊》中寫道“民蠹國圮”,強調這類人會導緻國家衰敗。

三、使用場景與近義詞

四、擴展理解

該詞不僅指具體個體,也涵蓋損害公共利益的行為,如貪污、壓迫等,強調其對社會根基的破壞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民蠹

民蠹是一個漢字詞,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民”和“蠹”。它的意思是指“人民中的害蟲”或者“社會中具有危害性的人”。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民(mín):部首-氏,筆畫-5

蠹(dù):部首-虍,筆畫-15

“民蠹”這個詞來源于古代中國的社會觀念,用來形容那些破壞社會和諧、損害民衆利益的人。它在寫作時也常常形象化為蛀蟲侵蝕木頭的圖像。

在繁體字中,民蠹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以民蠹這個詞為例,古代的寫法可能是“民蠹”或者“蠹民”等。這種寫法在不同的曆史時期和文化背景下可能會有所變化。

以下是一些關于民蠹的例句:

1. 這些官員原本應該為民衆謀福利,結果卻淪為了民蠹。

2. 社會的健康發展需要清除掉所有的民蠹。

3. 民蠹行為将受到法律的懲罰。

組詞:民生、民主、民衆、害民、危害、社會

近義詞:害蟲、惡徒、敗類

反義詞:正直、善良、積極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