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綿繭的意思、綿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綿繭的解釋

吳 俗稱囊頭。指質量較差的繭子。 宋 範成大 《夏日田園雜興》詩之四:“桑姑盆手交相賀,綿繭無多絲繭多。”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綿繭”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指質量較差的蠶繭,通常繭層薄、絲量少,無法用于優質絲織品生産。該詞在吳地(今江浙一帶)方言中俗稱“囊頭”。

二、文學出處

宋代詩人範成大在《夏日田園雜興》中寫道:“桑姑盆手交相賀,綿繭無多絲繭多”,通過對比“綿繭”與優質“絲繭”,反映了蠶農對收成質量的關注。

三、相關延伸

  1. 質地特征:英文譯為“satiny/fluffy cocoon”,特指繭絲蓬松、纖維結構松散的特點。
  2. 地域文化:作為吳地特有稱謂,體現了古代江南地區蠶桑業對繭質分級的生産經驗。
  3. 構詞解析:
    • “綿”含柔軟、薄弱之意,暗示繭質不佳;
    • “繭”指蠶蛹外殼,此處特指次品原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綿繭的意思

綿繭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由桑蠶吐絲所制成的繭。它是由兩個字部分組成的,分别是“綿”和“繭”,下面将詳細解釋這兩個部分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綿”字的部首是纟,它是由“糸”(纟的正體)和“口”組合而成。纟表示與線有關的事物,而“口”則起到輔助作用。它的總筆畫數為6。

“繭”字的部首是艹,表示與植物有關的事物。它的總筆畫數為9。由于它是複雜的植物紡錘狀結構,所以需要這麼多筆畫來表達。

來源及繁體

“綿繭”的來源是中國傳統農耕文化中桑蠶養殖和紡織業的發展。桑蠶從桑樹葉中吃食,吐絲制造成繭。這種繭可以提取絲綢,制作成各式的織物和紡織品。

在繁體中,綿繭的寫法是「綿繭」。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綿繭的寫法稍有不同。綿的古代寫法采用的是「綿」,字形上與現代略有出入,但仍然保留了與絲綢相關的線條。繭的古代寫法是「襇」,與現代寫法相比,它的結構更為複雜,被認為更符合綿繭的形态。

例句

1. 她在農村養了許多桑樹和桑蠶,目的是為了制造綿繭。

2. 把綿繭放入熱水中,可以使繭中的蠶蛹死亡,以便可以上絲。

組詞

除了綿繭外,與其相關的組詞有:

1. 絹絲:指由絲絹織成的織物。

2. 綢緞:用比較粗的原料經過紡織加工成的表面光滑的絲織品。

3. 缫絲:指把蠶繭中的絲解開或紡織絲線。

近義詞和反義詞

綿繭的近義詞包括絲繭、絲瓣、絲茸等,都含有與絲綢制造相關的意思。

綿繭的反義詞則是毛繭,指由某些昆蟲的幼蟲吐絲結繭而成的結構,與絲綢制造無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