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願的意思、鄙願的詳細解釋
鄙願的解釋
謙稱自己的意願。 晉 趙至 《與嵇茂齊書》:“平滌九區,恢維宇宙,斯亦吾之鄙願也。” 清 曾國藩 《緻劉孟容書》:“故凡僕之鄙願,苟於道有所見,不特見之,必實體行之。”
詞語分解
- 鄙的解釋 鄙 ǐ 中國周代地方組織單位之一,五百家為一鄙:鄙師(古官名,周制每縣五鄙,“鄙師”掌其鄙之政令祭祀)。 郊野之處,邊遠的地方:邊鄙。 粗俗:鄙陋。鄙俗。鄙夫。鄙近(庸俗淺近)。 輕蔑,看不起:鄙視。
- 願的解釋 願 (①願③願) à 樂意,想要:甯願。願意。情願。自願。 希望:願望。志願。但願。夙願(亦作“宿願”)。如願以償。事與願違。 迷信的人對神佛許下的酬謝,泛指許給别人的好處:許願。還願。 老實謹慎,恭
網絡擴展解釋
“鄙願”是一個漢語謙辭,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指謙稱自己的願望或意願,常表達自謙、自卑或不敢奢望的心态。該詞由“鄙”(謙稱)和“願”(心願)組成,字面可理解為“我微不足道的願望”。
二、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書面語或正式場合,常見于古代書信或典籍:
- 晉代趙至《與嵇茂齊書》:“平滌九區,恢維宇宙,斯亦吾之鄙願也”(意為:整治天下、匡扶世道,是我的卑微願望)。
- 清代曾國藩《緻劉孟容書》:“苟於道有所見,不特見之,必實體行之”(意為:若對道理有所領悟,必親身實踐)。
三、結構解析
- 鄙:謙辭,常見于“鄙人”“鄙見”,表示自我謙遜。
- 願:心願、志向,如《論語》“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
相關出處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文獻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鄙願》是一個含有深意的詞語,下面為你詳細解釋一下:
意思:
鄙願(bǐ yuàn)是指一種謙虛而渴望的心願,表達了對自己地位的低估,對未來的期望和渴望。
拆分部首和筆畫:
鄙願的拆分部首是鄙(bǐ)和願(yuàn)。鄙的部首是鄉,願的部首是心。鄙的筆畫數為10,願的筆畫數為12。
來源:
鄙願源于古代文化中對禮儀、尊卑和謙遜的重視。它強調了一個人應當在言談之間展現出自謙的态度,并寄托了對未來幸福和成功的向往。
繁體:
鄙願的繁體字為鄙願。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鄙願的寫法并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仍然是以鄙和願的結合形成新詞。古代人們強調的是内涵的傳達,而不是字形的變化。
例句:
1. 我鄙願能夠在新的工作崗位上有所作為。
2. 他雖然一直鄙願于平凡的生活,但卻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标。
組詞:
鄙視、鄙棄、願望、願意、願望、心願、美願
近義詞:
希冀、願望、盼望、志向
反義詞:
滿足、放棄、厭倦、不滿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