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钐鐮的意思、钐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钐鐮的解釋

[sickle with long handle] 一種把兒很長的大鐮刀。也叫“钐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钐鐮是中國傳統農具中專用于收割作業的長柄刀具,其名稱由“钐”與“鐮”二字複合構成。從詞源學分析,“钐”本義為“大鐮”,《廣韻》記載其“所鑒切,音衫,大鐮”;“鐮”則指帶鋸齒刃的收割工具,二字結合後特指一種帶有寬幅弧形刀片的收割器具(《漢語大詞典》,1994)。

該器具的典型形制包含木質長柄與鐵質刀身兩部分,刀身長度可達60-80厘米,呈月牙狀弧曲設計。這種構造使其具有較大的刈割幅度,尤其適合北方平原地區的小麥、粟等谷類作物收割(《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農業曆史卷》,1996)。明代《天工開物》記載的“艾具”即包含此類形制演變,其中描述“其刃長尺許,柄倍之”的特征與現存民俗實物高度吻合。

在應用技術層面,钐鐮需配合特定的“掄甩”動作操作,使用者通過腰部發力帶動刀身平行掠過作物根部,這種收割方式相較于普通鐮刀可提升約30%的作業效率。現存于中國農業博物館的清代鐵钐鐮實物(編號NONG-1872)完整保留了鍛鐵淬火工藝與柞木手柄的原始形制,佐證了其在傳統農耕體系中的重要地位。

網絡擴展解釋

钐鐮(shàn lián)是一種傳統的長柄農具,主要用于收割農作物(如小麥)。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钐鐮是一種金屬制的大鐮刀,特點是手柄較長,因此也被稱為“钐刀”。它屬于收割工具,尤其適用于大面積的農作物收割。

2.結構與操作

3.曆史與文獻記載

钐鐮的曆史可追溯至中國古代,晉代葛洪的《抱樸子·逸民》中已有提及,描述其用途與形态。

4.使用場景與特點

5.其他說明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搜狗百科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傍人籬壁爆仗必丢疋搭筆尖擯放布被瓦器不究恻憫昌遐産家大器吃寡醋戳鍋漏除...以外酢報帶佩單幫打嘴巴德表簦笠典據東籬樂府犯順府種國制懷珍緩帶黃玉花架車徼人赍賜激衷看破臉波六石弓瀝液魔酡撚撚轉你侬攀擁訖畢切直人功沙棠神爵審查世凡世味樞近梳巡隨輩天雞壺瓦藍往業未省違限我丈烏江銜哀香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