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十八。《文選·論衡·<東京賦>》:“巨猾閒舋,竊弄神器;歷載三六,偷安天位。” 薛綜 注:“謂 王莽 篡位一十八年也。”《宋書·符瑞志上》:“ 漢 元 、 成 世,道士言:‘讖者雲:赤厄三七。二百一十年,有外戚之篡。祚極三六,當有龍飛之秀,興復祖宗。’” 南朝 梁簡文帝 《東風伯勞歌》:“少年年幾方三六,含嬌聚态傾人目。”
“三六”一詞的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和來源綜合理解,以下是其主要解釋及用法:
數字指代
最常見含義是“十八”,因3乘以6等于18。例如:
方言與飲食文化
在粵語中,“三六”是“香肉”(狗肉)的隱語,因“三加六得九”,粵語“九”與“狗”諧音。
音樂曲名
作為傳統江南絲竹樂《梅花三弄》的别名,又名《三落》,屬“八大曲”之一。
其他補充
部分資料提到“三六”形容舉止輕佻(如、3),但此解釋未見于權威古籍或主流詞典,可能為現代引申或誤傳,需謹慎使用。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如需深入考證,可參考《漢典》或《文選》等古籍原文。
《三六》是一個漢字詞彙,意為“三十六”。它是由“三”和“十六”兩個數字組成的,表示數字36。
《三六》的部首是“乙”,它的筆畫數是六畫。
《三六》來源于中文數字系統,用來表達36這個數字。
《三六》的繁體字為“參陸”。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和現代有所不同。根據古代字的演變和變體,古時候寫《三六》可以是“叁陸”或其他變體形式。
1. 昨天我花了三六元買了一本書。
2. 這個棋盤上有三六顆棋子。
三十六計、三六九等
三十六、卅六
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