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漫胡纓的意思、漫胡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漫胡纓的解釋

即缦胡纓。武士纓帶名。 唐 韓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會聯句》:“逢掖服翻慙,漫胡纓可愕。”一本作“ 縵胡纓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漫胡纓”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指武士佩戴的纓帶名稱,即“缦胡纓”的異寫形式()。

    • 拼音:màn hú yīng(各網頁一緻标注)。
    • 構成:“缦胡”形容粗樸無紋理的絲織品,“纓”指系在頸下的冠帶,整體代指武士的裝束。
  2. 文學出處
    該詞見于唐代韓愈與李正封的聯句詩《晚秋郾城夜會聯句》:“逢掖服翻慙,漫胡纓可愕”()。詩句中通過對比儒生的寬袖服飾(逢掖服)與武士的纓帶,突出後者粗犷威嚴的形象。

  3. 字形變體
    古籍中亦寫作“縵胡纓”,屬于通假或異體字現象()。

延伸說明

“缦胡纓”作為武士标志性頭飾,可能用于區分身份或象征勇武氣概,但因史料記載有限,具體形制暫無詳細考據。建議參考《韓愈詩集》或唐代服飾研究文獻進一步探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漫胡纓》的意思

《漫胡纓》是一個成語,意為胡須散亂飄揚,形容英勇的将領在戰場上威風凜凜的樣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漫胡纓》由“漫”,“胡”,“纓”三個字組成。

來源

《漫胡纓》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元代賈仲明的《紅巾記》中,形容主人公王敦在戰場上的英勇形象。

繁體

繁體字中的《漫胡纓》為“漫鬍縈”。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漫胡纓》漢字寫作“漫鬍纓”,字形與現在的寫法有所不同。

例句

在那場激烈的戰鬥中,将軍馳騁沙場,漫胡纓,令人歎為觀止。

組詞

組詞:漫長、漫畫、胡說、纓帽。

近義詞

近義詞:英姿煥發、威風凜凜、神采奕奕。

反義詞

反義詞:束發束帶、拘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