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霜绡的意思、霜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霜绡的解釋

白绫。亦指畫在白色绫子上的真容。 唐玄宗 《題梅妃畫真》詩:“霜綃雖似當時态,争奈嬌波不顧人。” 宋 柳永 《西施》詞之三:“恐伊不信芳容改,将憔悴、寫霜綃。” 元 耶律楚材 《和南質張學士敏之見贈》之一:“珠璣錯落照蘭室,龍蛇偃蹇蟠霜綃。”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霜绡是漢語中具有古典意象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字源、文學意象及文化内涵三個角度解析:

一、字源解析

“霜”本指接近零度時水汽凝華形成的白色冰晶,《說文解字》釋為“喪也,成物者”,後引申為白色、潔淨的象征;“绡”在《康熙字典》中釋義為“生絲缯”,特指未染色的輕薄絲織物。二字結合後,“霜绡”字面指如霜般潔白、似绡般輕薄的絲織品。

二、文學意象

在古代詩詞中,霜绡多被賦予象征意義。唐代白居易《題舊寫真圖》用“霜绡雖似當時态,争奈嬌波不顧人”,以霜绡代指畫像絹帛,暗喻物是人非;宋代吳文英《法曲獻仙音》中“蟬影绡衣,鬓簪霜縷”,則借霜绡比喻女子鬓發如薄絹覆雪,強化清冷美感。

三、文化内涵

該詞承載着中國古代絲織工藝與審美意識的融合,《天工開物》記載江南“冰纨霜绡”的織造技藝,印證其作為高端絲織品的物質屬性;《紅樓夢》第七十八回描寫晴雯“冰鲛之縠,楓露之茗”,其中“冰鲛縠”與霜绡屬同類物象,均體現文人雅士對高潔品格的寄托。

網絡擴展解釋

“霜绡”是一個古典文學中較為少見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詞義

指白色絲綢(白绫),特指用來繪制人物畫像的白色絲質材料。如唐玄宗《題梅妃畫真》中“霜绡雖似當時态”,正是用白绫畫肖像的例證。

二、延伸含義

在詩詞中常被賦予雙重意象:

  1. 物質載體:作為繪畫載體時,暗含對人物容顔的永恒追憶,如柳永詞中“将憔悴、寫霜绡”
  2. 視覺象征:“霜”突出絲綢的潔白冷冽感,“绡”強化材質的輕薄特性,組合後形成清冷雅緻的意境。

三、字源解析

該詞多見于唐宋詩詞,現代已鮮少使用。如需深度考證,可參考《全唐詩》等古籍中涉及梅妃、柳永作品的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安神白帽班士憊驽崩圮邊畫變悔标徵不怯氣懆勞茶博士長等短等淡妝濃抹大棗的盧鼎言鬥升之水肚裡生荊棘恩書廢頓非特奉讬告止幡根格割切撼樹蚍蜉澣渚沍涸較低噭應夾望車徑省矜節緊三火四雞黍抉耳暌絕菱蓋陵折樓心胚料青菜劉情志蹊閑曲頭若光生鮮收頭恕亮説餅舒攤算事素色佻捷屠割頹壖脫籠王綸卧瓜小康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