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羞愧之色。 漢 徐幹 《中論·貴驗》:“ 曾子 曰:‘或言予之善,予惟恐其聞;或言予之不善,惟恐過而見予之鄙色焉。故君子服過也。’”
“鄙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最早見于漢代徐幹的《中論·貴驗》,文中記載:
曾子曰:“或言予之善,予惟恐其聞;或言予之不善,惟恐過而見予之鄙色焉。故君子服過也。”
此處通過曾子的話,說明君子面對批評時應坦誠接受,避免因掩飾錯誤而露出羞愧之态。
“色”在古漢語中常指面部表情(如“喜形于色”),而“鄙”在此處側重内心的自省與謙卑感。現代漢語中該詞使用較少,更多見于研究古典文獻或引用古文時。
《鄙色》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指的是惡劣的色彩或不光彩的形象。下面将對《鄙色》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進行說明。
《鄙色》的首字部首是“鄙”(bǐ),次字部首是“色”(sè)。它的總筆畫為19畫。
《鄙色》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其中,“鄙”字意為鄙陋、卑下,表示厭惡或不屑;“色”字則代表外貌、形象。綜合起來,它形容了某人或某物的形象或外貌令人厭惡或不滿。
《鄙色》的繁體字為「鄙色」。
在古時候,漢字《鄙色》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然而,其基本含義和拼音讀音并未改變。
1.她的品德和行為都很不錯,與那些《鄙色》人完全不同。
2.他的言行舉止讓人看起來有些《鄙色》,缺乏素養。
3.對于那些意圖損害他人利益的人,我們應該保持警惕,并遠離他們的《鄙色》。
與《鄙色》有關的組詞有:鄙視、色彩、色澤、多彩、變色等。
與《鄙色》意思相近的詞語有:卑鄙、惡劣、不光彩、低劣等。
與《鄙色》意思相反的詞語有:高尚、優雅、莊重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