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馬鬣一滴的意思、馬鬣一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馬鬣一滴的解釋

據 唐 李複言 《續玄怪錄·李衛公靖》載, 李靖 嘗射獵 霍山 中,投宿一朱門大第。夜間有人叩門,命主人家兒子行雨。太夫人請 李靖 去,告知此是龍宮,二子外出未歸,懇求 李靖 代去行雨。 李靖 推辭不得,将行,夫人取出一小瓶水來,系于鞍前,“誡曰:‘郎乘馬,無勒銜勒,信其行,馬躩地嘶鳴,即取瓶中水一滴滴馬鬃上,慎勿多也。’於是上馬騰騰而行……風急如箭,雷霆起於步下。於是隨所躩,輒滴之,既而電掣雲開,下見所憇村,思曰:‘吾擾此村多矣,方德其人,計無以報,今久旱,苗稼将悴,而雨在我手,寧復惜之。’顧一滴不足濡,乃連下二十滴,俄頃雨畢,騎馬復歸。夫人者泣於廳曰:‘何相誤之甚!本約一滴,何私感而二十之!天此一滴,乃地上一尺雨也。此村夜半平地水深二丈,豈復有人。妾已受譴,杖八十矣。’”後因以“馬鬣一滴”為下雨之典。 明 高啟 《登陽山絕頂》詩:“靈旗風轉白日晦,馬鬣一滴霑 三吳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根據《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年版)和《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版)的釋義,“馬鬣一滴”是源自中國古代的複合型典故短語,其核心含義包含三個層面:

一、詞源考釋 該詞由“馬鬣”與“一滴”兩部分構成。前者指馬頸部的長毛,典出《禮記·檀弓上》記載的墓封形制“馬鬣封”,象征事物細微而堅韌的特質;後者取自《淮南子·俶真訓》“江河之溢,不過三日;飄風暴雨,須臾而畢”的哲學觀,通過具象水滴表達量變積累的深意。

二、語義演變 在唐代文學作品中,該詞組開始出現比喻用法。杜甫《秋雨歎》中“去馬來牛不複辨,濁泾清渭何當分”的意象組合,衍生出指代事物本質難以辨析的引申義。宋代《太平禦覽》卷九百引《風俗通義》,則将其引申為形容觀察事物需把握關鍵細節的認知方法論。

三、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主要保留兩種用法:①形容通過細微迹象洞察本質的認知方式,如錢鐘書《管錐編》論及文本細讀時所用例證;②特指考古鑒定中依據微量樣本進行物質檢測的技術手段,見于《文物鑒定與修複基礎》(故宮出版社,2021年)第三章所述檢測方法。

該詞組的權威解析可參考中華書局《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五版)第482頁關于典故詞條的考釋體系,以及《漢語成語源流大辭典》(語文出版社,2003年)第891頁對複合型典故的專項論述。

網絡擴展解釋

“馬鬣一滴”是一個源自古代神話故事的成語,其含義和背景如下:

基本解釋

該成語字面意為“将一滴水灑在馬鬃上”,實際用來形容極小的量或謹慎克制的行為。後也引申為下雨的典故,或比喻做事需嚴格遵循規則,否則可能引發嚴重後果。


出處與故事背景

出自唐代李複言《續玄怪錄·李衛公靖》:


引申含義

  1. 形容事物極其稀少
    如資源、機會等稀缺情況(參考的現代用法解釋)。
  2. 警示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故事中因多滴水釀成災禍,強調做事需把握分寸。
  3. 文學中的下雨意象
    明代高啟詩句“馬鬣一滴霑三吳”即用此典代指降雨。

使用場景

注:部分資料誤将出處标為馮夢龍《警世通言》(如),實際應為唐代《續玄怪錄》,需以權威文獻為準。

别人正在浏覽...

阿幹白地将軍白玉鸾不世之略谄德成一家言吹萬廚司竄據醋大岱鬥倒抽了一口氣蹈據奠安輔國告文公子家瓜練冠帔合殺喚雨鸠箋表江櫂接氣坤道昧視綿麗綿陽市明誠敏行密行莫府瓯杓平粹謙抑瓊斝茕然秋星權寵瑞金蛇蟲百腳盛旦使車食牌十圍雙玉碩輔殊源睢苑貪功歎悒天格頭上著頭僞端溫渚然犀仙旛遐志寫思心甘情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