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賣弄的意思、賣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賣弄的解釋

[show off;parade;flourish] 炫耀、誇耀或驕傲地顯示

賣弄學問

詳細解釋

(1).猶玩弄。 唐 陸贽 《奉天請數對群臣兼許令論事狀》:“朕往日将謂君臣一體,都不隄防,緣推誠信不疑,多被姦人賣弄。”《楊家将》第二十回:“若非卿有惻隱之見,險被奸臣賣弄。” 蔣維喬 《中國教育會之回憶·教育會之創立時期》:“ 蔡公使 左右推諉,百般賣弄, 稚暉 不得要領,乃直入使署詰問。”

(2).故意顯示,炫耀。《後漢書·楊震傳》:“多請徒士,盛修第舍,賣弄威福,道路讙譁。”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上:“ 白岑 嘗遇異人傳發背方,其驗十全。 岑 賣弄以求利。” 明 陳汝元 《紅蓮債》第一折:“則見他露珠兒濕透羅鞓,賣弄出千般嬌倩。” 魯迅 《南腔北調集·作文秘訣》:“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而已。”如:賣弄小聰明。

(3).擺弄;安排。 元 鄭光祖 《三戰呂布》第三折:“我可怎生威嚴擺佈,披袍擐甲,我戎裝擐帶,結束威風,騎甚麼鞍馬?使甚麼兵器?老三!你賣弄的好了,打酒請你。”

(4).應付,對付。 宋 張邦基 《墨莊漫錄》卷三:“ 歐陽文忠公 與 韓子華 、 吳長文 、 王禹玉 同直玉堂,嘗約五十八歲即緻仕。 子華 書於柱上。其後過限七年,方踐前志,作詩寄 子華 曰:‘俗諺雲:也賣弄得過裡。’其詩曰:‘人事從來無處定,世塗多故踐言難。’”

(5).扮演,表演。 魏巍 《擠垮它》三:“小通訊員很為他的指揮勝利而得意,賣弄了一個鬼臉。”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賣弄是一個漢語動詞,指有意展示、炫耀自己的才能、學識、技藝等,通常帶有貶義色彩,強調刻意顯露以博取他人關注或贊賞。以下從權威漢語詞典角度解析其詳細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刻意炫耀

    指故意顯示、誇耀自身某方面的優勢,如知識、口才、財富等,隱含輕浮或淺薄之意。例如:“他總在會議上賣弄學識,令人反感。”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2. 故作姿态

    強調通過不自然的言行吸引注意,如“賣弄風情”“賣弄文采”,暗含矯揉造作之嫌。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


二、詞源與情感色彩


三、典型用法與搭配


四、權威文獻參考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定義:“故意顯示、炫耀(自己的長處)。”

    ISBN:978-7-100-12450-8

  2. 《漢語大詞典》(縮印本):

    釋義:“炫耀、誇示;故意表現。”

    ISBN:978-7-5432-0130-2


“賣弄”的核心在于通過刻意展示博取關注,多含負面評價。其釋義與用法在權威漢語工具書中均有明确界定,使用者需注意語境中的情感傾向。

網絡擴展解釋

“賣弄”是一個動詞,指有意顯示或炫耀自己的才能、本領或長處,通常帶有貶義色彩。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指故意展示才華、技能或成就以博取關注或贊賞,常隱含自負和虛榮心。例如:“他總愛賣弄學問,反而顯得不夠沉穩。”

  2. 語義演變與用法

    • 曆史語境:最早見于《後漢書》,指“恃恩弄權”,如“賣弄威福”。
    • 文學應用:朱自清在《春》中寫道“鳥兒賣弄清脆的喉嚨”,此處為拟人手法,形容鳥兒活潑鳴唱,弱化了貶義,突出生動性。
    • 現代用法:多用于批評刻意炫耀的行為,如“賣弄小聰明”“賣弄文采”。
  3.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炫耀、誇耀、矯飾、造作。
    • 反義詞:謙虛、謙遜、低調。
  4. 使用注意
    該詞通常含負面評價,需根據語境判斷。例如在文學描寫中可中性化,但日常交流中需謹慎使用,避免冒犯他人。

若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典、《春》原文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柏席把下屏息菜蔬之色慘容層阿唱喁誠恐詞緻倒惑電抹雕筵疊漏鄂君船泛讀肥皂泡臯蘭高聲還肉禾黍恢谲蹇踬浄身濟世匡時愧沮了兒兩頭白面禮儀鹿子履中麥畿馬苑衲裙清輭青羌坂傾飐全率铨掌曲解衢民仁人志士三極管哨船申禍無良世道人心贖直酸醋梭霞踏槐黃擡盒晩飯王進喜偉壯倭刀無倪伍胥濤現報相面先生線形動物薤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