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禾黍的意思、禾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禾黍的解釋

(1).禾與黍。泛指黍稷稻麥等糧食作物。《史記·宋微子世家》:“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後漢書·承宮傳》:“後與妻子之 蒙陰山 ,肆力耕種,禾黍将孰,人有認之者, 宮 不與計,推之而去,由是顯名。” 宋 曾鞏 《送程公闢使江西》詩:“袴襦優足徧裡巷,禾黍豐穰罄郊野。” 郭沫若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節:“由草料的恐慌,發生了刍秣的栽培;由刍秣的栽培,更發明了禾黍的種植。”

(2).《詩·王風·黍離序》:“《黍離》,閔 宗周 也。 周 大夫行役至於 宗周 ,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閔 宗周 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詩也。”後以“禾黍”為悲憫故國破敗或勝地廢圮之典。 唐 許渾 《金陵懷古》詩:“楸梧遠近千官塚,禾黍高低 六代 宮。” 宋 蘇轼 《南都妙峰亭》詩:“池臺半禾黍,桃李餘榛菅。” 明 梁辰魚 《浣紗記·擒嚭》:“千載 吳 宮皆禾黍。嘆故國已無望。” 清 周實 《重九偕吹萬天梅亞希哲夫石子平子諸子過明故宮谒孝陵有作》詩之一:“松楸抱恨依殘日,禾黍傷心賦變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禾黍”是漢語中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字面釋義 “禾”指谷類作物的總稱,特指粟(即小米),《說文解字》記載“禾,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黍”為古代重要糧食作物,屬糜子類,籽實淡黃色,黏性較強,《古代漢語詞典》注“黍,亦稱‘黍子’,碾成米稱黃米”。二者并稱時,多泛指糧食作物。

二、引申義項 該詞衍生出特殊文化意象,《漢語大詞典》收錄其“亡國之痛”的典故義,源于《詩經·王風·黍離》:“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記載西周大夫目睹故都宮室盡為禾黍所覆的悲怆,後世遂以“禾黍之悲”喻指對朝代興衰的慨歎。

三、象征體系 在文學作品中,“禾黍”承載三重象征:

  1. 農耕文明象征:如《史記·宋微子世家》載箕子過殷墟作《麥秀》詩:“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展現農耕圖景
  2. 民生指代:杜甫《兵車行》中“禾生隴畝無東西”,以禾黍長勢暗喻百姓疾苦
  3. 曆史滄桑意象:許渾《金陵懷古》“楸梧遠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宮”,借植物更疊呈現曆史變遷

(注:本文釋義綜合參考《漢語大詞典》《古代漢語詞典》《詩經注析》等權威辭書及經典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禾黍”是一個漢語詞彙,包含兩層核心含義,兼具自然與文化象征意義:

一、基本含義

指代糧食作物
“禾”與“黍”原指稻谷和黍子(一種黏性谷物),後擴展為對黍、稷、稻、麥等農作物的統稱。例如:

二、引申含義

象征亡國之痛與故土哀思
此義源于《詩經·王風·黍離》的典故:西周滅亡後,周大夫途經故都,見宗廟宮室盡毀,遍地長滿禾黍,遂作《黍離》抒發悲怆。後世以此比喻:

  1. 國家衰亡的哀歎:如許渾《金陵懷古》“禾黍高低六代宮”,暗指南朝繁華消逝。
  2. 勝景荒廢的感慨:如成語“故宮禾黍”,形容昔日輝煌之地淪為農田的凄涼。

文化意義

“禾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既是農業豐饒的象征,又承載着曆史興衰的厚重情感,常見于詩詞與典故,兼具物質與精神的雙重意象。

别人正在浏覽...

暗匣百年不遇班竹偪隘便溺蠶蛹冊正乘雷稱謝陳魚饬查殚心稻稼點鬼火鳳足分散指揮耿絜規旋矩折鬼質龢平鴻紛化解狐裘尨茸角聲腳行警勑酒仙翁君統括弧濫行聯裾烈铮铮立幅龍腮冥阸民志迷失目怆有天樸贍傾向性仁誼商檢慎舉試廚松術搜腸俗夫羧基太平島倘然桃穰讨擾圖法托愛文榭蝸迹下策嚣聞媟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