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息的意思、屏息的詳細解釋
屏息的解釋
(1).猶屏氣。形容注意力集中或恐懼。《列子·黃帝》:“ 尹生 甚怍,屏息良久,不敢復言。”《新唐書·後妃傳上·則天武皇後》:“上變者徧天下,人人屏息,無敢議。” 茅盾 《鍛煉》十五:“全場屏息望着她,每個人的臉色都異常嚴肅,眼光都很沉着。”
(2).指寂靜無聲。《新唐書·東夷傳·高麗》:“兵過城下,城中屏息偃旗。”
(3).猶斂迹;消失。 晉 袁宏 《後漢紀·明帝紀上》:“官閒事簡,民人懷感,盜賊屏息。” 宋 陳亮 《上光宗皇帝鑒成箴》:“收復 漳 泉 , 洪進 屏息。”
(4).抑止,停息。 明 胡應麟 《詩薮·元》:“百年 河 患,一旦屏息,海内名士鹹有頌章。” 烏蘭汗 《心》:“周圍的人都屏息了呼吸,似乎唯恐擾亂了這片意味深長的友情的氛圍。”
(5).古代用以掩蔽口鼻之物。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屏息》:“太常供奉祭品如羹醢之類,其捧獻人口鼻用物作長袋繫於頸後,俗名抿鬚,非也。志名曰屏息。太廟以黃羅,它祀以紅紵絹為之。”
詞語分解
- 屏的解釋 屏 í 遮擋:屏風。屏障。屏蔽。屏藩(“屏風”和“藩籬”,喻衛國的重臣)。屏翰(喻衛國的重臣)。 字畫的條幅,通常以四幅或八幅為一組:畫屏。四扇屏。 屏 ǐ 除去,排除:屏除。屏棄。屏斥。屏退。 抑
- 息的解釋 息 ī 呼吸時進出的氣:鼻息。喘息。歎息。窒息。瞬息萬變。 停止,歇:休息。歇息。息怒。息兵。息事甯人。息止。平息。偃旗息鼓。 繁殖,滋生:休養生息。滋息。 音信:消息。信息。 兒女:子息。 利錢:息
網絡擴展解釋
“屏息”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bǐng xī,其含義可以從字面和引申兩個角度理解:
1. 字面解釋:
“屏”意為“抑制、忍住”,“息”指“呼吸”。組合起來即“暫時抑制呼吸”,通常指人在某種特殊情境下不自主地停止或放輕呼吸的動作。
2. 使用場景與引申意義:
- 專注或緊張:例如“屏息凝視”,形容全神貫注、不敢發出聲音的狀态(如觀看緊張的比賽或等待重要結果)。
- 恐懼或謹慎:例如“屏息躲藏”,因害怕被發現而不敢呼吸。
- 安靜的氛圍:如“全場屏息”,形容環境極度安靜,連呼吸聲都聽不到。
- 文學修辭:常用來營造懸念或細膩的心理描寫,例如“屏息等待命運的宣判”。
注意事項:
- 需與“屏氣”區分。“屏氣”更強調主動控制呼吸(如潛水前深吸氣後閉氣),而“屏息”多因外界因素被動引發。
- 長時間屏息可能導緻缺氧,需根據語境判斷其合理性。
若需進一步探讨詞語的古今用法差異或具體例句,可提供更多背景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二
屏息(píng xī)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于形容非常安靜,寂靜無聲的狀态。接下來是關于屏息的一些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屏字的部首是屍,拆分後的筆畫數為19。
來源:屏字最初的意思是屏風,後來引申為屏蔽、遮擋的意思。屏息則是由此衍生而來,用來描述一種極度安靜、靜止的狀态,如屏住呼吸。
繁體:屏字的繁體為屛字。
古時漢字寫法:屏字在古代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古時的寫法主要是以橫豎撇點為主,現代簡化後,多數省略了一些筆畫的細節。
例句:在密閉的圖書館裡,人們都屏息靜坐,隻有書頁翻動的聲音時而傳來。
組詞:屏幕、屏障、遮屏、屏蔽、屏風。
近義詞:寂靜、肅靜、無聲、靜谧。
反義詞:喧鬧、嘈雜、吵鬧、喧嚣。
以上是關于屏息這個詞的簡單介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有任何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