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收的意思、麥收的詳細解釋
麥收的解釋
[wheat harvest] 收割麥子
詳細解釋
收割麥子。《人民文學》1981年第1期:“今年麥收,一人準備三把鐮刀。”
詞語分解
- 麥的解釋 麥 (麥) à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有“小麥”、“大麥”、“燕麥”等多種,子實供磨面食用,亦可用來制糖或釀酒。通常專指“小麥”(通稱“麥子”):麥田。麥收。麥飯豆羹(指農家粗茶淡飯)。 姓。 筆
- 收的解釋 收 ō 接到,接受:收發。收信。收支。收訖。收益。 藏或放置妥當:這是重要東西,要收好了。 割斷成熟的農作物:收割。收成。麥收。 招回:收兵。收港。 聚,合攏:收容。收理。收集。 結束:收尾。收煞。收
網絡擴展解釋
“麥收”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以下多層含義和用法:
一、基本含義
發音:mài shōu
字面解釋:指麥子成熟後的收割過程,是農業生産中的重要環節。例如《人民文學》1981年提到“今年麥收,一人準備三把鐮刀”,體現了傳統農事中對工具和效率的重視。
二、農業背景
- 時間與農事
麥收通常發生在夏季,又稱“三夏雙搶”,即搶收成熟麥子、搶種下一季作物(如玉米、水稻)。這一階段對農民而言勞動強度大、時間緊迫。
- 地域差異
不同地區因氣候差異,麥收時間略有不同。例如北方冬小麥多在6月收割,而南方可能更早。
三、引申與比喻
作為成語使用時,“麥收”比喻事物發展到成熟階段或取得關鍵成果的時刻。例如:“這個項目經過多年籌備,終于迎來麥收之時。”
四、其他相關
- 紀錄片《麥收》:徐童導演的作品,通過記錄北京私娼群體的生活,探讨人性與生存的雙重困境。此名稱借用“麥收”象征人生的階段性轉折。
- 方言與用法:部分方言中“麥收”與“收麥”通用,均指收割麥子的行為。
五、文化意義
麥收不僅是農事活動,也承載着豐收的喜悅和對自然的敬畏,常出現在文學、民俗中,成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符號。
網絡擴展解釋二
麥收
麥收是指收割麥子的行為,也泛指收割莊稼。麥收是農田勞動中的重要環節,代表着豐收的季節。
拆分部首和筆畫
麥收的拆分部首是禾,筆畫數為七。
來源
麥收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天官冢宰》中,原指夏季收割麥子的儀式。後來,廣義上稱農民收割莊稼為麥收。
繁體
麥收(ㄇㄞˋ ㄕㄡ)是繁體字形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中的麥收寫作麥收(ㄇㄞˋ ㄕㄡ),保留了現代字形中的禾部和收部。
例句
今年的麥收比往年好多了,農民們笑逐顔開。
組詞
- 麥田:種植麥子的田地。
- 收獲:指農民收割莊稼或其他勞動的成果。
近義詞
- 收割:指農民将莊稼割下來。
- 豐收:指莊稼季節農作物收獲較多。
反義詞
- 種植:與收割相對,指将種子種植到土地。
- 耕作:指農民在田地上進行耕種、翻土等農事活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