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琮與璜,皆廟堂玉器。《墨子·明鬼下》:“珪璧琮璜,稱財為度。” 唐 陸龜蒙 《江南秋懷寄華陽山人》詩:“琮璜陳始畢,《韶》《夏》教初成。” 元 郝經 《渾元劉先生哀辭并序》:“挺特溫潤直以方,有 虞 圭璋 夏 琮璜。”
(2).比喻德才或文辭之美。 宋 曾鞏 《應舉啟》:“伏以某官梁棟瓌材,琮璜茂器,發文章之素藴,當仁聖之盛期。” 元 王沂 《送劉秀才序》:“ 江西 劉子簡 ,省其兄京師,擕詩一篇示餘,炳然琮璜之狀,琅然笙磬之音也。”
“琮璜”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cóng huáng,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琮璜原指古代兩種玉制禮器:琮(外方内圓的筒形玉器)和璜(半璧形的玉器),常用于祭祀、禮儀等莊重場合。兩者均為廟堂重器,象征尊貴與禮制。
該詞最早見于《墨子·明鬼下》:“珪璧琮璜,稱財為度。”唐代陸龜蒙、元代郝經等文人均在詩文中引用,強化了其文化意涵。
現代語境中,“琮璜”多用于文學或學術領域,形容卓越的才華或典雅的文風,屬于較為文雅的表達。
總結來看,“琮璜”既承載古代玉器的物質文化意義,又通過文學化引申成為贊美德才與文采的經典比喻。
琮璜(cóng huáng)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一種古代祭器,用來奉獻給神靈。它是中國古代禮制中重要的器物之一。
琮璜的部首是石(dàn),共有19個筆畫。
琮璜這個詞最早來源于古文獻,最初使用的寫法是「琮癀」。後來演變為今天的「琮璜」。
在古代,琮璜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它們的形态較為繁複,需要用更多的筆畫來書寫。
1. 在古代宮廷中,琮璜被視為一種神聖的儀器。
2. 祭祀儀式上,人們用琮璜來奉獻給神靈。
琮璜并沒有常用的組詞,因為它本身已經是一個完整的詞語。
琮璜的近義詞可能是其他古代祭器的名稱,例如「觥籪」和「瑟瑟」。反義詞可以是一般器物的名稱,如「碗」和「杯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