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纖細繁密的綠草。 唐 白居易 《寄題盩厔廳前雙松》詩:“清韻度秋在,緑茸隨日新。”
(2).綠草纖細繁密的樣子。 唐 元稹 《酬樂天<得稹所寄紵絲布白輕庸制成衣服以詩報之>》:“春草緑茸雲色白,想君騎馬好儀容。”
“緑茸”(lǜ róng)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自然景象或事物狀态,具體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名詞含義
指纖細繁密的綠草,常見于描繪自然景色,如茂密的草地或蔥郁的植被。例如唐代元稹的詩句“春草緑茸雲色白”,即用“緑茸”形容青草的繁密。
形容詞含義
表示綠草纖細繁密的樣子,強調草木的茂盛與生機。比如白居易詩中“緑茸隨日新”,通過“緑茸”展現植物在陽光下持續生長的動态美感。
文學意象
該詞常用于古詩文中,既寫實又抒情,如“緑茸茸”的疊詞形式(lǜ róng róng)可進一步強化青綠濃密的視覺感受,例如《水浒傳》中“綠茸茸芳草地”的描寫。
隱喻表達
現代語境中,偶爾會引申為生活充實或心情愉悅的狀态,但此用法相對少見。
“緑茸”與“緑茸茸”略有差異:前者多用于單層描述,後者更強調密集、柔軟且層次豐富的質感。需根據具體語境選擇表達方式。
《緑茸》是一個漢字詞組,它的意思是“綠色的草叢”,多用于形容綠色茂盛、蔥翠的草地或植物。
《緑茸》的拆分部首是“⺈”和“⺿”,分别為“乙”和“⺾”的上下組合。它一共包含13個筆畫。
《緑茸》這個詞的來源比較難以确定,但可以推測它是由綠色(緑)和茸(柔軟的毛發)兩個詞合成而成。
《緑茸》的繁體字為「綠茸」。
據了解,《緑茸》這個詞在古代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但我們無法得知确切的古代漢字寫法。
1. 天空下的緑茸,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美麗。
2. 小溪旁邊是一片緑茸,讓人心情愉悅。
3. 在緑茸中野餐是一種享受,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甯靜和美好。
1. 緑茸茂盛
2. 緑茸植物
3. 緑茸世界
1. 青草茵茵
2. 碧綠如茵
3. 碧綠蒼翠
1. 幹枯
2. 枯萎
3. 荒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