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琴名。 晉 傅玄 《琴賦》序:“ 齊桓公 有鳴琴曰號鐘, 楚莊 有鳴琴曰繞梁,中世 司馬相如 有緑綺, 蔡邕 有焦尾,皆名器也。”
(2).泛指琴。 唐 李白 《聽蜀僧濬彈琴》詩:“ 蜀 僧抱緑綺,西下 峨眉 峯。” 宋 賀鑄 《小梅花》詞:“愁無已,奏緑綺,歷歷高山與流水。” 明 王玉峰 《焚香記·辭婚》:“數歸期,舊情新叙在何時,欲将緑綺舒心曲,流水高山付與誰。” 清 孫枝蔚 《房興公新姬》詩:“棋局纔收間點茶,能彈緑綺恥筝琶。”
(3).綠色的絲綢。 唐 杜甫 《大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峽》詩:“落霞沉緑綺,殘月壞金樞。” 宋 周密 《西江月·延祥觀拒霜拟稼軒》詞:“緑綺紫絲步障,紅鸞彩鳳仙城。”
“緑绮”(lù qǐ)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
指古代名琴“綠绮”,相傳為漢代司馬相如所有。據記載,司馬相如因創作《玉如意賦》而獲梁王賞賜此琴。此琴音色絕佳,後成為名琴代稱,如晉代傅玄《琴賦》序中将其與“號鐘”“繞梁”等名琴并列。
後引申為對琴的通稱,尤其是音色上乘者。例如:
少數語境中代指綠色絲織品,如杜甫詩句“落霞沉緑绮”以綠色絲綢比喻晚霞色彩。
“緑绮”因司馬相如的典故,逐漸成為古琴雅稱,常見于詩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如“綠绮紫絲步障”(周密詞)則指絲織品。
《緑绮》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綠色的織物”或“翡翠”。緑绮由兩個部分組成,緑意為“綠色”,绮意為“織物”。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華麗而綠色的織物。
緑绮的拆分部首為糸(纟)和網,其中糸(纟)為織物的意思。
緑绮的總筆畫數為13畫,其中糸(纟)部為3畫,網部為10畫。
緑绮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緑绮最早出現在古代文學作品中,常用來描繪綠色且華麗的織物。這個詞在傳統文化中被賦予了高貴、優雅和繁華的象征意義。
緑绮的繁體寫法為綠綺,部首和構造和簡體版本相同,隻是筆畫的書寫方式略有不同。
古代的漢字寫法與今天的寫法有所不同。緑绮在古代的寫法為“綠綺”,其中“綠”部分與現代寫法相同,而“綺”字在古代寫法中,糸(纟)部分寫成了“糹”(纟),網部分寫成了“其”。
1. 她身穿一件華麗的緑绮長袍,優雅而富麗堂皇。
2. 這幅畫中的山谷被緑绮所環繞,美不勝收。
1. 緑绮長袍
2. 緑绮絲巾
3. 緑绮繡花
近義詞:翡翠、碧綠
反義詞:赤紅、黑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