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拍艦的意思、拍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拍艦的解釋

古時一種攻擊型的戰艦。設有拍竿,可以遙擊敵艦。《陳書·徐世譜傳》:“時 景 軍甚盛, 世譜 乃别造樓船、拍艦、火舫、水車以益軍勢。”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拍艦”是中國古代的一種軍事戰艦,其名稱和功能在曆史文獻中有所記載,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拍艦是古代攻擊型戰艦,主要特征為裝備了“拍竿”這種武器裝置,用于遠程攻擊敵方艦船。其名稱來源于“拍擊”動作,通過機械裝置操控拍竿對敵艦造成破壞。

二、曆史記載與構造特點

  1. 文獻來源
    《陳書·徐世譜傳》提到,南朝陳時期名将徐世譜為對抗侯景軍隊,曾建造樓船、拍艦、火舫等戰船以增強軍力。

  2. 核心武器——拍竿
    拍竿是一種類似長杆的作戰器械,可能通過杠杆原理或重力裝置實現遠距離撞擊或投擲攻擊,類似于早期“艦載投石機”的功能。

三、相關争議說明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現代資料(如)将“拍艦”解釋為“以手掌拍擊船舷表示鼓勵”的成語,但這一說法缺乏曆史依據,可能與原意存在混淆。從權威曆史文獻和軍事史研究來看,拍艦作為古代戰艦的武器化定義更為準确。

四、延伸閱讀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水戰兵器,可參考《中國兵器史稿》等專業著作,或查閱《陳書》《南史》等原始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拍艦的意思

《拍艦》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戰争中一方艦隊的戰敗。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拍(扌手+白日):手握白光,表示拍打的動作。

艦(舟舟+貝貝):兩隻船原本隻是簡單的連寫,後來演化為一個整體,表示船隻。

來源和繁體

《拍艦》這個成語最早來源于中國古代詩人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詞中的一句:“千古江山,英雄無覓處,孫仲謀處。”這句話中的“拍艦”就是指孫權将軍拍打船隻的情景。

在繁體字中,拍艦分别寫作「拍艦」。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拍艦的字形和現代有所不同。拍字在上半部分多了一個手的偏旁,而艦字由兩隻船的組合形成。

例句

他的艦隊在激烈的戰鬥中被對方拍艦了。

組詞

拍擊、艦隊、戰艦、拍打

近義詞

擊敗、戰敗、潰敗

反義詞

勝利、成功、克敵制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