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成的意思、陳玉成的詳細解釋
陳玉成的解釋
陳玉成(1837-1862) : 太平天國将領。廣西藤縣人。十四歲參加金田起義。隨西征軍作戰,屢建戰功。後任前軍主将,與李秀成破江北大營,并取得三河大捷。1859年封英王。次年援救天京(今南京),摧毀江南大營,并向浙江進軍。後被叛徒出賣,英勇就義。
詞語分解
- 陳的解釋 陳 (陳) é 排列,擺設:陳列。陳兵。 述說:陳述。陳情。詳陳。陳訴。陳說。 舊的,時間久的:陳舊。陳腐。陳醋。推陳出新。陳陳相因。陳迹。陳皮。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河南省淮陽縣一帶。 中國朝代名
- 玉成的解釋 敬辭,促成貧賤憂戚,庸玉女汝于成也。;;張載《西銘》一應所用,弟子自當準備,煩望長老玉成,幸甚。;;《水浒傳》此事全靠您玉成詳細解釋語出 宋 張載 《西銘》:“富貴福澤,将厚吾之生也;貧賤憂戚,庸
網絡擴展解釋
陳玉成(1837年—1862年)是太平天國後期核心将領,原名陳丕成,洪秀全賜名“玉成”。以下是關于他的詳細解析:
一、基本概況
- 出身背景:廣西藤縣客家人(一說桂平),自幼父母雙亡,由叔父撫養長大。14歲參加金田起義,加入童子軍。
- 外貌特征:兩眼下有痣,遠望如四眼,被稱為“四眼将軍”。
二、軍事崛起與重要戰役
- 早期戰功:
1854年武昌之戰中率兵攀城突襲,一戰成名,升任檢點。後參與摧毀清軍江北大營、江南大營,解除天京之圍。
- 三河大捷:
1858年與李秀成合圍湘軍,全殲李續賓部6000餘人,扭轉皖北戰局。
- 西征與戰略失誤:
1861年西征湖北意圖解安慶之圍,但因李秀成延誤會師,導緻安慶失守。
三、政治地位與評價
- 封爵與職權:1859年封“英王”,與李秀成同為太平天國軍事支柱,被清軍視為“亡命之徒”。
- 曆史評價:
曾國藩稱其“悍将之才,千百年難見一次”,但後期因政治幼稚輕信叛徒苗沛霖,導緻被誘捕。
四、結局與影響
- 被俘就義:1862年因廬州失守退至壽州,遭苗沛霖出賣,被清軍淩遲處死于河南延津,年僅26歲。
- 曆史争議:其軍事才能卓越卻缺乏全局戰略眼光,未能挽救太平天國頹勢。
參考資料
以上内容綜合自太平天國史研究()、人物傳記()及戰略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陳玉成(Chen Yu Cheng)這個詞,是一個常見的中文名字。它的意思是指一個人的名字或姓氏。下面來拆分一下它的部首和筆畫:
陳(Chen)由阝部和占部組成,一共有9個筆畫。
玉(Yu)由玉部組成,一共有5個筆畫。
成(Cheng)由⺅部和戊部組成,一共有6個筆畫。
陳玉成這個名字的來源可能很多,因為它是一個姓氏加上兩個常見的名字。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姓氏通常是家族世代相傳的,而名字則是根據父母喜好或具有特殊寓意而起的。
這個名字在繁體中文裡的寫法是「陳玉成」。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現代漢字标準化後,「陳玉成」是最常見的寫法。
關于陳玉成的例句比較難直接給出,因為它隻是一個普通的名字。在句子裡使用它,需要結合具體的語境。
陳玉成這個名字是一個獨立的詞語,無法根據它拼接成其他詞彙。
關于近義詞和反義詞,由于陳玉成是一個名字,它不具有同義詞和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