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位。《庄子·天道》:“赏罚已明,而愚知处宜,贵贱履位。” 汉 焦赣 《易林·蒙之剥》:“履位乘势,靡有絶毙,皆为隶圉,与众庶位。”
“履位”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履位(拼音:lǚ wèi)指“就位”或“担任职位”,强调通过实际行动履行职责。其中“履”意为践行、履行,“位”指职位或地位。
古代典籍中的含义
源自《庄子·天道》:“赏罚已明,而愚知处宜,贵贱履位。” 意为各安其位,社会秩序井然。汉代焦赣《易林·蒙之剥》也有“履位乘势”的用法,表示顺应职位行使权力。
引申义
在历史文献中可指即位或登基,如《五代史平话·唐史》提到皇帝“自居尊履位”,即指君主正式登基并确立地位。
“履位”既有具体职位履职的层面,也包含宏观社会秩序的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庄子》《易林》等典籍原文。
履位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担任某个职位或身份。该词的部首是尸(shī)和巴(bā),总共有12个笔画。
“履位”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用于指代担任官职,履行职责。后来,该词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表示担任某种职位或身份,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繁体字“履”是由两个相同的“彳”组成,表示走路的意思。在“履位”这个词中,繁体字的“履”表示履行,即履行某种职责。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有些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例如,“履位”一词中的“位”字在古代写作“□示凶旋”,其中“凶”表示不吉,而“旋”表示转动。这个写法意味着在担任某个职位时需要谨慎和灵活应变。
1. 他在公司中履位多年,做出了许多贡献。
2. 自从他履位以来,这个组织的运营效率显著提高了。
履历、履行、履约、履职、履约等。
任职、担任、就职、担负。
脱位、解职、卸任、辞职。
安食包巾背德笨嘴拙腮不聊生创夷除草村田大堤腚后跟地址愕惧蜚廉风尘碌碌凤皇爵附耳低言富蕃负慝公使库本瓜祭寒骨怳惚虎视耽耽呼谓轿柜家蚊季薄解珥接离谨按井槛酒醑急用梁实秋立幅另加留中不下笼致陋室铭岷岭峚山南阳子偏照辟公漆墨擎举三季汤汤圣得知剩语师出有名石髓侍俑素交堂对外快宪祖小土浃渫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