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履畝的意思、履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履畝的解釋

謂實地觀察,丈量田畝。《公羊傳·宣公十五年》:“稅畝者何,履畝而稅也。” 何休 注:“履踐案行,擇其善畝、穀最好者稅取之。” 宋 沉括 《夢溪筆談·技藝》:“履畝之法,方圓曲直盡矣,未有會圓之術。” 清 黃宗羲 《瘦庵徐君墓志銘》:“甲辰,詔下履畝,自 萬曆 七年以後,丈量久廢,民間無知其法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履畝”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釋

拼音為lǚ mǔ,指實地觀察、丈量田畝的行為。該詞由“履”(本義為行走、實踐)和“畝”(田地單位)組合而成,強調對土地的親臨勘查。


二、古籍例證

  1. 《公羊傳·宣公十五年》
    提到“稅畝者何,履畝而稅也”,何休注釋為“履踐案行,擇其善畝、穀最好者稅取之”,即通過實地考察選擇優質田地征稅。

  2. 宋代沈括《夢溪筆談》
    記載“履畝之法,方圓曲直盡矣”,說明當時已用此法進行土地測量。

  3. 清代黃宗羲的墓志銘
    提及“诏下履畝”,反映明清時期仍在沿用這一術語。


三、詞義結構


四、應用場景

主要用于古代農業、稅收領域,與土地制度密切相關。例如丈量土地以确定稅賦(“履畝而稅”),或土地分配前的實地考察。

如需進一步了解“履”的其他引申義(如“履行”“如履薄冰”),可參考的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履畝

《履畝》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履行職責和完成自己的事情。它表示人們應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

拆分部首和筆畫:

來源:

《履畝》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禮記·表記》中。在古代社會,農民耕種土地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工作,而《禮記》中則提到了君主應該積極為百姓造福,履行自己的統治職責,這也引申出了履行自己職責的意思。

繁體:

繁體字為「履畝」,與簡體字一緻。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寫法中,「履」的形狀稍有不同,兩個「宀」字在底部是分開的,「畝」的頂部是一個「肀」字,整體形狀與現代寫法略有差異。

例句:

他一直以來都認真履畝,對待工作非常負責。

組詞:

近義詞:

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