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駕鹽的意思、駕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駕鹽的解釋

喻大材小用,境遇困厄。 宋 王安石 《答陳正叔》詩:“天馬志萬裡,駕鹽不如閑。” 李壁 注引《戰國策》:“夫驥服鹽車,上 泰行 ,中坂遷延,負轅不能上, 伯樂 下車哭之者也。”亦作“ 駕鹽車 ”。 明 李夢陽 《乙丑除夕追往寫憤五百字》詩:“騏驥駕鹽車,虛名縛骯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駕鹽”是一個源自古代典故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比喻人才被大材小用或處境艱難困厄。以下是詳細解釋:

  1. 釋義與出處
    該詞出自宋代王安石《答陳正叔》詩:“天馬志萬裡,駕鹽不如閑。” 詩中“駕鹽”化用《戰國策》中“骐骥駕鹽車”的典故:千裡馬(骐骥)被用來拉運鹽的重車,行至陡坡時難以攀登,伯樂見此情景不禁落淚,感慨良駒未能施展才能(、)。

  2. 典故背景
    故事中,鹽車象征低微勞苦的工作,骐骥則代表傑出人才。兩者結合,形象地表現出才能與境遇的沖突,強調人才被埋沒或遭遇困境的無奈(、)。

  3. 延伸用法
    該詞也寫作“駕鹽車”,如明代李夢陽詩句“騏驥駕鹽車,虛名縛骯臟”,進一步深化了懷才不遇的主題。在現代語境中,可用于形容職場、學術等領域中能力與崗位不匹配的現象。

  4. 文化意義
    這一表達反映了古代文人對人才觀的重視,以及對“知遇”的渴望,與“伯樂相馬”的典故形成呼應,共同構成中國傳統文化中關于人才價值的典型意象。

建議結合《戰國策》原文及曆代文人引用,更深入理解其隱喻層次。

網絡擴展解釋二

駕鹽

駕鹽是一個漢字詞語,主要表示使用鹽巴作為調味品來烹調食物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駕這個字的部首是馬,總共有8畫;鹽這個字的部首是皿,總共有8畫。

來源

駕鹽這個詞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在古代,鹽是一種重要的調味品和物品,被用于烹饪、腌制和保存食物。駕鹽也指的是用馬車馱運鹽巴的行為,因為鹽被認為是一種重要的貿易品。所以駕鹽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鹽業運輸。

繁體

駕鹽的繁體字是駕鹽。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駕和鹽的形狀與現代漢字略有不同。駕的古代寫法中,馬字旁下面有一個半包圍馬字旁的形狀;鹽的古代寫法中,皿字旁上面有一個橫折形狀。

例句

1. 媽媽用駕鹽的方式來調味這道菜,使得味道更加美味。

2. 古代商人經常駕鹽運輸到内地,以進行鹽的貿易。

組詞

駕駛、鹽巴、運輸、調味品。

近義詞

馭鹽、運鹽。

反義詞

避鹽、免鹽。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