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體溫的意思、體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體溫的解釋

[temperature;body temperature] 生物體的天然熱度,無脊椎動物和冷血脊椎動物的體溫接近環境溫度,熱血脊椎動物的體溫在一狹小範圍内漲落、該範圍為不同種類動物各自所特有而大部分不依賴于環境;特指人體的溫度,37°C 左右為正常

詳細解釋

人和動物身體内部的溫度。測量體溫通常量口腔溫度或直腸(肛管)溫度,也常量腋下溫度,正常體溫的标準因測量部位不同略有差異。成人的口腔溫度通常為37℃左右,直腸(肛管)溫度約高半度,腋下溫度約低半度。正常體溫在一日之間亦略有波動,清晨較低,午後較高。體溫變化是診斷疾病的一個依據。劇烈運動也能使體溫升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體溫的漢語詞典釋義與醫學解析

一、核心定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釋義,“體溫”指生物體内部的溫度,特指人類或高等動物維持生命活動時體内的恒定溫度。該定義強調體溫是生命體征之一,反映機體代謝狀态。

二、醫學屬性與标準值

  1. 生理基礎

    體溫由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控制,通過産熱(如肌肉收縮)與散熱(如出汗)維持動态平衡。《生理學》(第9版)指出,成人正常口腔溫度為36.3℃–37.2℃,晝夜波動不超過1℃,直腸溫度較口腔高0.3℃–0.5℃。

  2. 測量意義

    《診斷學》(第9版)明确體溫為臨床四大生命體征(體溫、脈搏、呼吸、血壓)之首,其異常變化可提示感染、炎症、代謝疾病等病理狀态。

三、測量方法與分類

依據《醫療護理技術操作規範》:

四、調節機制與影響因素

  1. 神經-體液調節

    下丘腦通過交感神經調控血管舒縮,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激素參與産熱調節(《生理學》第9版)。

  2. 外部影響因素

    年齡(嬰幼兒體溫較高)、晝夜節律(清晨最低,午後最高)、運動及環境溫度均可引起生理性波動(《實用内科學》第16版)。

五、病理意義與臨床關聯

  1. 發熱标準

    口腔溫度≥37.3℃或直腸溫度≥37.6℃定義為發熱(《發熱待查診治專家共識》)。

  2. 典型異常類型
    • 稽留熱:持續39℃–40℃(見于大葉性肺炎);
    • 弛張熱:日内波動>1℃(常見于膿毒症)。

六、文化隱喻與延伸用法

在文學語境中,“體溫”常象征生命活力或情感溫度,如“城市的體溫”暗指人文關懷(《漢語大詞典》)。其構詞法屬偏正結構,“體”為本體,“溫”表屬性。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體溫是生物體内部(核心)的溫度,是維持生命活動的重要生理指标。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

  1. 正常範圍 正常成年人體溫通常維持在36.5℃-37.2℃之間,但會因測量部位不同産生差異:
  1. 調節機制 體溫由下丘腦通過神經-體液調節維持動态平衡:
  1. 影響因素
  1. 異常體溫
  1. 測量規範 推薦測量時間:餐後/運動後30分鐘,測量前避免冷熱飲。電子體溫計需等待蜂鳴後再持續測量1分鐘,紅外測溫需保持探頭清潔。

當體溫持續超過38.5℃或低于35℃時,建議及時就醫。體溫異常往往是機體發出的預警信號,需結合其他症狀綜合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臂鷹剗新車腳夫癡肉團弛拙床頭捉刀人蠢蠢思動惙頓辍絕調順定量分析獨貴獨賤笃磨發憤自厲飛生肥土負官符驗蓋鐘鲠谔共命鳥谷口隱灏博哼哼唧唧賀問鶴厀紅嘴緑鹦哥湖海士甲牀籍産抉擇具論連環馬烈考厘嫂輪王律人捋髭錢謾爾鳴珂巷牛山下涕掊擊欺上罔下全整券直搔屑杉籬射稽厮幫四和太上皇後恬蕩亡匿卍字巾餧餓顯白相表裡相地家相戀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