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凄涼的意思、凄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凄涼的解釋

(1) [lonely and desolate]∶孤寂冷落

夜景凄涼

(2) [sad and cold]∶悲涼

字字凄涼

詳細解釋

寂寞冷落。 唐 元稹 《酬樂天書懷見寄》詩:“仍雲得詩夜,夢我魂悽涼。” 清 昭槤 《嘯亭雜錄·三姓門生》:“ 紀曉嵐 參政時作詩譏之雲:‘……赫奕門楣新吏部,悽涼池館舊中堂。’”


(1).孤寂冷落。 南朝 梁 沉約 《為臨川王九日侍太子宴》詩:“凄涼霜野,惆悵晨鵾。” 唐 皎然 《與盧孟明别後宿南湖對月》詩:“曠望煙霞盡,凄涼天地秋。” 金 趙獻之 《浣溪沙》詞:“落木蕭蕭風似雨,疎櫺皎皎月如霜,此時此夜最凄涼。”

(2).悲涼。 唐 李白 《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詩:“懷歸路緜邈,覽古情凄涼。” 宋 司馬光 《詠史》之三:“《玉樹庭花》曲,凄涼不可聞。”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結構》:“如《中秋賞月》一折,同一月也,出於 牛氏 之口者,言言歡悅;出於 伯喈 之口者,字字凄涼。”


(1).孤寂冷落。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建中寺》:“有一 涼風堂 ,本 騰 避暑之處,凄涼常冷,經夏無蠅,有萬年千歲之樹也。” 宋 劉仙倫 《鼓瑟》詩:“凄涼 楚 客新愁斷,清切 湘 靈舊怨多。”《醒世恒言·大樹坡義虎送親》:“況且未過門的媳婦,守節也是個虛名兒,現放着活活的爹媽,你不念他日後老景凄涼,卻去戀個死人,可不是個癡愚不孝之輩!”《紅樓夢》第一○八回:“ 寳玉 進得園來,隻見滿目凄涼,那些花木枯萎,更有幾處亭館,彩色久經剝落。”

(2).猶凄慘。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幹王洪寶制》:“﹝ 耶穌 ﹞後來果然被惡人釘死十字架上,流其寶血,受盡千般淩辱,萬種凄涼。” 梁斌 《播火記》第三卷四五:“遊擊隊員們都暗暗抽泣, 滹沱河 裡的流水在嗚咽, 千裡堤 上的烏鴉凄涼地悲鳴,西風在大柳樹林子裡響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凄涼”是漢語中描述環境與情感的雙重性形容詞,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四個維度:

  1. 自然環境的蕭瑟

    指荒蕪冷寂的自然景象,如《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寂寞冷落;悲涼”。唐代白居易《琵琶行》中“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即通過月色與寒江烘托凄涼意境。

  2. 人生境遇的孤寂

    引申為人生際遇的悲苦,清代納蘭性德《浣溪沙》中“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隻道是尋常”以尋常往事反襯失去後的凄涼心境,體現《漢語大詞典》所述“悲傷寂寞”的情感層次。

  3. 美學範疇的悲怆感

    在文學審美中,凄涼常與“蒼涼”“哀婉”構成意境共同體。魯迅《故鄉》描繪“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着幾個蕭索的荒村”,通過視覺色彩與空間構圖傳遞深層的時代悲涼感。

  4. 詞源演變的雙重性

    據《漢字源流字典》考釋,“凄”原指雲雨寒冷,“涼”為溫度感知,二者組合後從物理感知擴展至心理體驗,完成從自然環境到人類情感的語義遷移。

網絡擴展解釋

“凄涼”是一個形容詞,讀音為qī liáng,由“凄”(寒冷、悲傷)和“涼”(溫度低、冷清)組合而成,常用于描述環境或情感的冷寂、悲涼感。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環境層面:指景象、場景的冷清荒蕪,如荒廢的房屋、蕭瑟的自然景色等。例如:“地震後,滿目凄涼的廢墟”。
  2. 情感層面:形容人的心情孤寂、悲傷或失落。例如:“他獨自站在雨中,背影顯得格外凄涼”。

二、詳細解釋

  1. 自然環境的冷寂
    多用于描寫荒蕪、衰敗的景象,如“老宅的庭院長滿雜草,一派凄涼”。
  2. 情感的悲涼與孤獨
    可表達因離别、失去等引發的哀傷情緒,如“字字凄涼,道盡心中苦楚”。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四、例句與用法

  1. 環境描寫
    “桅杆折斷的船隻漂泊在海上,景象凄涼”。
  2. 情感表達
    “晚年的他回憶起往事,不禁感到一陣凄涼”。

五、應用場景

如需更多例句或延伸用法,可參考上述來源中的完整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

闆檻霸王卸甲拔趙易漢北固山被卧弊壞比屬才氣察世俗每月統記傳稱賞不已沉湎哆口重裘春上單篇倒亂蹈騰跕屣杜鵑花風火行陣汗馬功勞鼾聲汗塌衡廬皇侄圜視嘩争火害見錢關子兼善天下擊刺接駁箕賦荊歌津吏俊弼枯瘁破冰船蒲車強醉豈得齊志去粗取精山籁沈蕩升降神爵紳冕時屯十重守寸縮本萬頃僞托問端五花笑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