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比德的意思、比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比德的解釋

(1).指結黨營私的行為。《書·洪範》:“凡厥庶民無有淫朋,人無有比德,惟皇作極。” 孔 傳:“民有安中之善,則無淫過朋黨之惡、比周之德。” 蔡沉 集傳:“比德,私相比附也。”

(2).同心同德。《國語·晉語八》:“君子比而不别。比德以贊事,比也。”《楚辭·大招》:“比德好間,習以都隻。” 王夫之 通釋:“比德,同心。”

謂德行、德教可與之比拟、比配。《禮記·玉藻》:“君子於玉比德焉。”《史記·商君列傳》:“故吾以彊國之術説君,君大説之耳,然亦難以比德於 殷 周 矣。”《後漢書·楊震傳》:“拟蹤往古,比德哲王。” 明 何景明 《玉岡黔國地種竹》詩:“比德亮無瑕,抱節誠可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比德”是一個多義詞彙,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和文獻來源來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個層面的解釋:

一、古典文獻中的核心含義

  1. 結黨營私的行為
    源自《尚書·洪範》:“人無有比德,惟皇作極。”此處“比德”指私相比附、結黨營私的負面行為,強調對集體利益的破壞性。

  2. 同心同德
    見于《國語·晉語八》:“比德以贊事,比也。”此處“比德”為褒義,指群體間道德觀念的統一與協作。


二、哲學與美學中的延伸概念

在自然審美領域,“比德”指将自然物的特征與人的道德情操相類比,使自然屬性人格化、道德品性具象化。例如:


三、曆史人物相關

“比德”亦為曆史學者比德(Bede Venerabilis)的譯名,他是7-8世紀英國著名學者,以《英吉利教會史》聞名。


使用場景與辨析

如需進一步探讨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洪範》《國語》等典籍,或美學理論中的“比德說”。

網絡擴展解釋二

《比德》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一個人在道義上的品德和修養。現在,讓我們來了解一些關于《比德》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與之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 《比德》這個詞的部首是比(bǐ)和德(dé)。 - 它的總筆畫數是12畫,其中比的筆畫數為4畫,德的筆畫數為8畫。 來源和繁體: - 《比德》這個詞源于古代漢字文化和思想,用來描述一個人的道德修養。 - 在繁體字中,《比德》的寫法和簡體字相似,沒有太大的差異。 古時候漢字寫法: -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可能會有一些變化或不同的寫法,但是對于《比德》來說,沒有特别出衆的不同寫法。 例句: - 他的比德使他成為我們學校的榜樣。 - 她以其高尚的比德赢得了衆人的贊賞。 組詞: - 善比(shàn bǐ):指通過相互比較而有所進步和提高。 - 比較(bǐ jiào):指将兩個或多個事物進行對比分析,以找出他們之間的差異和相似之處。 近義詞: - 德行(dé xíng):指一個人的道德品質和行為表現。 - 道德(dào dé):形容一個人遵循道德準則,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 反義詞: - 惡德(è dé):指一個人缺乏道德和品德,做出邪惡的行為。 希望這些關于《比德》的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或需要進一步了解,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